第13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了這個時候,小澤一裕也顧不得上下尊卑了,抓著電話聽筒的手背青筋直冒,說話的語氣也變了味道。
被二線的裝甲部隊指揮官大野颯太剛剛的彙報氣昏了頭的宮本有仁,這個時候強壓著心頭的怒火,壓低了聲音好言相勸道:“小澤君……你必須堅守陣地到我的增援趕到預定位置,這是關乎到大日本帝國的國運之戰,請務必發揚古代先賢們的傳統武士精神,此戰結束,我會親自向17師團謝罪。”
“司令官閣下……我的部隊真的無法堅持下去了!請允許我後退,進入第5師團防禦位置,休整……”小澤一裕現在是沒有任何辦法了,如果要讓17師團繼續戰鬥下去,那就只能脫離戰鬥並且休整一下,振作士氣之後方能再戰,所以他略微猶豫之後,提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來。
可是這對於宮本有仁的計劃來說,無異於徹底失敗——明軍奪取了更寬廣的鴨綠江防線陣地,佔領了更大的渡河口,山區內隱藏的日軍炮兵的干擾炮擊效果就會被削弱,明軍主力部隊就會開始向日軍縱深推進。
這樣一來,日軍裝甲部隊就會在半路上與明軍裝甲部隊撞在一起。宮本有仁原本計劃之中的“攻擊半渡之敵”,就會尷尬的變成“與敵軍在平原相遇”。日軍寶貴的裝甲部隊就會遭到更大的損失,戰役結局無論如何,宮本有仁都承受不起這種可怕的損失。
因為這種損失會讓日軍失去反擊的能力,大明帝國就會在朝鮮半島上站穩自己的腳跟。論起後續部隊的整體實力底蘊來,日本怎麼敢和大明帝國比較?拼消耗是宮本有仁極力避免的情況,也是日本上下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宮本有仁想到了這裡,只能開口打斷了小澤一裕的話,厚著臉皮繼續對著電話那邊的小澤一裕苦苦請求道:“小澤君……不能讓出一塊陣地啊……現在我們和大明帝國之間,就是比拼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你一退就洩了氣,我們也就輸了這場戰爭了!”
小澤一裕被宮本有仁打斷了話,心中更加憋悶:他是貪生怕死一接觸明軍部隊就想著撤退的人嗎?他指揮的17師團頂在了雙方交戰的最前線,而且一打就是這麼長時間。這個時候他的部隊堅守陣地,死戰不退損失慘重,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在這裡了!
可是對方還要他堅持,他用什麼來堅持?明軍進攻的部隊一次多過一次,他頭頂上傾瀉下來的炮火一次比一次猛烈,士氣已經低迷到了極致,增援部隊又遙遙無期……這一切的一切,是用嘴巴說堅持,就能堅持下去的情況嗎?
你宮本有仁當初偏偏要把主力部隊佈置到二線陣地去,現在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又要強人所難,將一場戰爭的勝負都強壓在原本就被當成炮灰的17師團身上,小澤一裕真的很想破口大罵一句:你他麼的要點臉行不?
想到自己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小澤一裕同樣壓著心頭的怒火,對宮本有仁開口說道:“為天皇陛下盡忠,我不會吝惜自己的生命……可大日本帝國的未來,就只能仰仗將軍閣下您了。”
說完這一句,他不等宮本有仁再說什麼就掛掉了電話。事關大日本帝國的生死存亡,這個黑鍋他和17師團不背!想到了這裡,他看了一眼身邊已經面露絕望的副官,開口吩咐道:“增援1個小時後就到,明白了嗎?”
那副官吞了一口唾沫,點了點頭,領會了小澤一裕的意思——現在如果告訴部隊增援不會到來了,那17師團可能頃刻間就覆滅了。可是如果他們給手下人們一個希望,也許奇蹟就會發生也說不定,這是領兵之人的手段,能夠在最後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看見對方領命而去,小澤一裕看著指揮部上面掛著的那面象徵著日本的“膏藥旗”,咬了咬槽牙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自己可以戰死在這裡,拖住大明帝國就可以為遙遠的本土爭取到決定命運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