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列車員顯然被眼前的景象給嚇了一跳。他是一名俄羅斯族人,不過因為常年在這條鐵路線上跟車,漢語說的相當的地道。

“車上是莫斯科公國的特使先生……”看著揹著步槍站得整整齊齊的大明帝國士兵,列車員趕緊開口說道。

“知道你們車上有特使,如果沒有特使,我們還不來這裡呢。”一個大明帝國的軍官把手按在自己的武裝帶上,開口說道。

他說話的時候,因為寒冷,嘴邊吐出了一股白霧。畢竟這裡依舊還是2月末的時節,有的時候還會飄雪。

莫斯科公國的特使發現了異常,也看到了車廂外面站滿了軍人,他好奇的透過窗子看著站臺,認出了一個他很熟悉的人來。

站在站臺上的那個年輕的少將,可是大明帝國西北軍區如日中天的將領,也是大明帝國高層非常看好的一個將領新軍派系裡面炙手可熱的人物,同樣是少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郭興。

郭興實際上並不年輕,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可是如果看他的軍銜,和現在身上掛著的職務,就只能對他這樣的妖孽用年輕來形容了。

出身新軍,同樣也是王珏一手栽培出來的牛人,郭興雖然沒有參加朝鮮半島之戰,也沒有南下去和錫蘭拼個你死我活,可他卻沒有落下半點晉升。

就在昨天,兵部已經下令,晉升郭興為中將,禮服還有肩章都已經在路上了。同時來的還有皇帝陛下的聖旨,榮寵一時無兩。

張建軍還有楊子楨在朝鮮半島拼殺的時候,郭興只能帶著原來的遼北軍底子組成的第3集團軍,駐紮在莫斯科公國與大明帝國的邊境上。

在這裡,他手裡捏著大量的兵力,雖然現代化程度可能比不上第一集團軍或者第二第四等集團軍,可也是一個兵力超過二十萬的重型集團軍。

他手裡也有補充到的1號坦克,還有1號突擊炮這類的改進型,而且他手裡還捏著3萬精銳的騎兵,縱橫蒙古草原。

從他獨當一面,在蒙古邊境上與莫斯科公國的邊境部隊對峙,就知道他在皇帝朱牧陛下印象裡,是一個沉穩的重臣。

所以,皇帝陛下才會力排眾議,讓一個年輕的將領領兵在外,並且負責一個方面的防禦工作。

郭興也果然不負眾望,在蒙古境內(西伯利亞等地區)佈置了彈性防線,並且把連線大明帝國和歐洲之間的蒙古鐵路,守了個滴水不漏。

大明帝國從未啟用過如此年輕的將領到蒙古領兵,所以郭興的到來,也給整個防線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莫斯科公國的特使先生出來,我有幾句話想對他說。”郭興斜著眼睛看了一下臉色都已經嚇白了的列車員,冷冷的開口吩咐道。

他說話的呃聲音太冷,以至於讓列車員哆嗦了一下也不知道是因為天氣太寒冷,還是因為郭興的威懾力太高。

對方趕緊點了點頭,轉身就走回到了列車車廂。好半晌的功夫,莫斯科公國的特使才走下了車廂,看了看站在那裡的郭興,回頭對自己跟著的翻譯問了一些什麼。

很多外交官都把會漢語當成是一種優勢,世界上過半的外交職業從業者,都是要學習漢語的這是當年天啟皇帝開疆拓土之後留下的後遺症,被隨後征伐世界的天啟後人們延續了百年,差不多已經成了習慣。

尤其是跟大明帝國的禮部打交道,如果不會漢語,一方面要被認為是挑釁失禮,弄不好要失去談判機會;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不便,因為大明帝國瞧不起帶著翻譯的外國人。

華夏華夏,如果連說漢語都做不到,在驕傲的大明帝國上下眼中,基本上和蠻夷也就畫上等號了。

顯然,郭興面前的這個莫斯科公國的特使,就是一個不會說漢語的“蠻夷”。郭興眉毛挑了挑,一隻手從大衣裡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