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有足夠多的時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子朝中是有人的。
這些士族的訊息網就和蜘蛛網一樣,只要眼前這二人知道了,那麼天下人早晚都會知道。
這對他日後的名聲,是很有好處的。
接著張新說道:“明日我要升朝,勞煩鮮于卿告知百官。”
“諾。”
次日,張新上朝,將田楷諫言的吏治之事說了一下,要求郡府派出監察人員,監督縣鄉各級官吏。
同時命令新上任的南部督郵陳鬆起駕巡縣,整治各縣中盜匪、遊俠的問題。
退朝後,張新讓嚴進留了下來。
“嚴老,郡中工匠可有會造紙之人?”
嚴進一路跟隨張新,造木筏,備兵甲,出力甚多,因此張新在得了太守之位後,闢他為工曹掾,總領郡府以及黃巾的所有工匠。
“有。”嚴進回道。
和帝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一說發明),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東西,造出了“蔡侯紙”。
不過蔡侯紙的製作工藝複雜,且容易損壞,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書寫還是以竹簡為主。
漁陽作為郡府,對紙還是有些需求的,因此府內有一些會造紙的工匠。
“我意改進造紙術。”張新開門見山,“你去將那些會造紙的工匠都集中起來,命他們研究新紙。”
“諾。”嚴進應了一聲,隨後問道:“不知明公對新紙作何要求?”
“要適合書寫,結實耐用,還要能長時間儲存。”張新說道:“同時還要成本低廉,能大規模製造。”
,!
“這”嚴進為難道:“恐怕極難啊”
“無妨。”張新微微一笑,“我給你提個醒,可用桑皮、麻、楮皮、竹等物製作,尤其是竹。”
“耐用方面,可取膠溶於紙漿,再加以黃櫱汁驅蟲。”
造紙的原材料張新知道,但工藝他不知道,只能把他所知的材料都告訴嚴進,讓他們自己去探索。
古人只是沒有wifi和手機,並不是傻。
“大帥竟也懂得造紙?”嚴進驚奇道。
“去做吧。”張新沒有回答,“要錢,去府庫裡拿,要人,你找張牛角調。”
“諾。”
嚴進躬身行禮,轉身離開。
張新看著他的背影,微微一笑。
從東漢到唐末計程車族門閥政治,說白了就是對知識的壟斷。
這些士族利用古代知識傳播不便的特點,壟斷了所有書籍。
東漢的底層教育十分普及,朝廷甚至將“學”之一事,納入了郡縣官員的考核體系中。
然而,底層百姓所能接觸到的,無非就是類似於《孝經》這種勸人向善,有利於統治者穩定的書籍。
說得難聽點,就是愚民用的書籍!
張角的《太平經》也算,所以他在造反前,還蠻得朝廷看重的。
而真正能學到東西的書籍,都壟斷在世家大族的手裡。
張新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知識的壟斷!
只有打破壟斷,底層才能向上流動,國家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不是像魏晉南北朝那般,整個國家一潭死水。
打破壟斷的第一步,就是造出足夠便宜,足夠多的紙!
有了足夠便宜的紙,百姓才能讀的起書。
等到天下的讀書人足夠多了,他就可以開科取士了。
雖然這需要很長時間,不過張新今年才十七歲,他有足夠多的時間,等待天下讀書人成長起來。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