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五色斑斕》(第2/2頁)
章節報錯
的選手實在是在舞臺效果上不願意下功夫。
顧寧熙偏偏又成了這個意外。
從比賽開始到現在,顧寧熙作為五號選手,是第一個既用到現場的樂器老師,也用到現場舞臺效果的參賽選手。
鄭業平看著舞臺上的顧寧熙,心裡的期待感瞬間拉滿。
其他老師也紛紛把注意力集中在舞臺上。
顧寧熙在一眾評委熱烈的目光下開始試音,確定麥和耳返都沒有問題後,熟練的對著舞臺側方比了一個手勢。
第一首曲目是《五色斑斕》。
最先響起的是一道鳥鳴和蟲鳴聲,伴隨著巴烏吹奏聲,像是一道從深林裡傳來的深厚哼鳴。吉他聲緊隨其後。
吉他的聲音搭配著錄製合成的潺潺水聲,曲調活潑靈動,後面動圖上飛舞著的蝴蝶和時不時被微風吹動的花草,誠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卷,不論是坐在現場的人,還是坐在後臺觀看大螢幕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精神放鬆感。
“晨風吹遍了 山川疆界
天空和曠野
朝霞裡飛舞 漫山紅葉
花叢穿梭彩蝶
又遇上豐年 谷收時節
稻香 濃烈
流雲 照影斜…”(《五色斑斕》原唱:薩頂頂,作詞:周仁,作曲:陳抒妮,編曲:潘柯夫)
歌聲在一眾樂器中是極致的婉轉和空靈,完全不同於之前顧寧熙釋出過的每一首歌的唱腔,音域很高的同時又不顯得過於緊繃。
聲音強大的集中度,讓歌聲的穿透力加強,在演唱時又不會過度的依賴於腔體的力量來製造強大的共鳴,反而是儘可能的使用原始的聲帶閉合,呈現出更加空靈縹緲的音色。
“秋葉泛黃 暈染了山谷兩旁高傲的胡楊
一層霜 像秋風對寒冬的敬仰
我愛太陽 奔赴在蒼茫光年路上…”
伴奏的主旋律從最開始的吉他轉變為鋼琴,鋼琴琴音的清脆和歌聲的空靈清透交相輝映。
這是一種新型的演唱方式,更是對音樂的創新。
如果說梁曉悠的那首原創是在編曲上將民族樂和流行樂結合的話,那麼顧寧熙的這首歌,不論是從唱腔還是整體的編曲,都要比梁曉悠的歌更加的成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