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敬殿。

太子朱佑樘結束一天的課業,隨著東宮座師離開,他依然埋頭用功讀書,即便天色昏暗也不許服侍的太監點蠟燭。

“殿下,該用膳了。”

內侍蔣琮走過去勸解。

朱佑樘頭都沒抬,一擺手,輕聲道:“先不急,等天徹底黑下來,看不到字了再用飯,這樣能節省些燭火。”

蔣琮心裡一酸,強撐著笑意盈盈道:“殿下,最近一段時間,御用監那邊供給東宮的火燭多了些,不必如此節省。”

“能節儉總歸是好的。”朱佑樘語氣平和,繼續低頭閱讀,“再給我一點時間……這段就快讀完了,真是受益匪淺啊。”

蔣琮行禮後,先行退到外殿。

沒多時,天色近乎完全黑了下來,就在蔣琮準備再進去叫朱佑樘用飯時,另外一名內侍覃吉捧著封書信進來,見到蔣琮怔了一下。

蔣琮識趣地避讓到了一邊。

東宮上下都知道,朱佑樘跟覃吉的關係非同一般,而覃吉為人謙和,人緣極好。

等覃吉進到內殿,朱佑樘剛好讀完一卷書,意猶未盡地將書合上。

他抬起頭來,正好見到覃吉略顯模糊的身影,笑道:“老伴來了?”

覃吉服侍朱佑樘時間比較長,涉及東宮太子生活起居和學習的方方面面。覃吉對太子口授“四書”,還常常敘說民間情況,連歷史上宦官專權禍國的往事也從不避諱。

覃吉對朱佑樘說:“我老了,也不想當富人,但願天下有個聖君,我就滿足了。”他忠於職守,對於許多事情都能給出自己的觀點,讓朱佑樘大受啟發,用亦師亦友來形容二人關係絲毫也不為過。

覃吉年長,太子常掛在嘴邊稱呼其為“老伴”,慢慢地習慣成自然。

正因為主僕情深,後來二人之間的稱謂傳到了宮外,“老伴”這個詞逐漸為民間採用,久而久之成為老年夫妻之間的互稱。

覃吉走過去,恭敬行禮:“太子,這裡有一封書函,有人特意差遣送來,您不妨看一下。”

“書函嗎?我獨居於此,跟外面的人又不相熟,最多跟東宮講官有些交情,可他們有什麼事完全可以在授課時提及,為何要多此一舉?不知是什麼人給我寫信?”

朱佑樘仰著下巴,極為好奇。

我雖為東宮太子,身份尊貴,但自幼喪母,被封閉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有個爹能給與我的情感寄託還不如沒有,更沒有什麼朋友,就算是東宮講官教我讀書,也都是例行公事,不涉及私人交情。

居然有人給我寫信?

朱佑樘見覃吉面帶難色,壓低聲音問道:“是皇祖母讓你送來的嗎?”

思來想去,他只能想到,有可能是對他還不錯的周太后讓人送來的信。

覃吉道:“殿下您看過便知。”

朱佑樘接過信件,此時天已經黑到無法辨別上面的文字,覃吉趕忙找了根蠟燭點上,朱佑樘湊到燭火前,認真看書信上的內容,隨後怔怔出神。

“殿下,信上寫了什麼?”覃吉好奇地問道。

朱佑樘回道:“老伴你也識字就沒先看看?你若不知內容,若是父皇或是皇祖母問及,你怎麼回答?”

覃吉道:“這封信不會有人知曉……乃欽天監的人送來的,還說太子殿下若要與此人通訊,可隨時將回信交給他們。

“我也不知他們是否心存歹意,太子還是莫要回信為宜。”

朱佑樘點點頭:“我也覺得他們用意不明,你且看這上面說,寧夏發生地震,乃上天降下的警示……

“我的理解是,老天爺在提醒父皇,不要輕易把我的太子之位給廢黜,但父皇的心意,怎會為區區一次地震便有所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