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還存在不確定性呢,就算是的,出手後你全部留下也無所謂,以後孩子大了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又聊了一會兒,她說該回去了,不然劉叔有情緒、發脾氣。

掛上電話,她用彩信發來一張照片,孩子滿月時照的,她懷裡抱著兩個小孩。手機螢幕太小、畫素太差,看不太清楚。

距離遙遠,能發過來一張彩色的照片已經相當不錯了,我一直珍惜的儲存在qq的相簿裡。

媽媽問李佳:“你爸給誰打電話,說那麼久。”

李佳童言無忌:“他們一個勁說孩子、孩子,爸爸還要給她寄錢,大概是在哪兒又給我找個媽媽、生了個小弟弟吧。”

媽媽果然拿這件事問我,只好胡亂搪塞過去。又諄諄教導,囑咐我不能胡作非為,好好和阿慧一起過日子。

回到北海,馮震告訴我問了幾個學校,都表示如果是暑假轉學比較好辦一點。現在寒假期間,只能讀半學期,學籍不太好轉,都不願意接收。李佳年齡還小,按要求七週歲讀一年級,他提前了兩年,不然等到暑假時再找學校從一年級開始上比較好處理,或者到時候找機會辦理轉學手續,繼續讀三年級。

我說既然開始上學了,中斷半個學期,到暑假怕不好入學。

剛好馮震因老師們旅遊團問題和北海十一小的一個校長在一起吃飯。說起了李佳的上學問題,校長聽說李佳剛滿七週歲,已經就讀三年級,並且成績優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意讓他隨三年級試試,成績可以的話到暑假辦理轉學手續就行。如果成績不行,到暑假再從一年級開始吧。

我要買點禮物、或者找時間請她吃個飯。

馮震只稱“沒有必要”。

沒想到就這樣一年年讀下去了。只是沒有了爸爸在學校任教,可以陪伴指導李佳,我逐漸變得婆婆媽媽、跟著操心了好幾年。擔心他年齡小、智力發育跟不上、導致學習吃力;擔心他和同學產生摩擦、年齡小會被欺負;擔心他因學習努力、而影響身體的成長髮育;

想起什麼都擔心。好的一方面是李佳沒有讓我操心太多,一直成績不錯,校內校外從沒有報補習班補過課。

按老師的話說,李佳算是“敏而好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