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看過一個報道,說是建國後我們英勇的解放軍部隊,到達中亞邊境天山餘脈的時候,遇到了一群一直守衛祖國領土的邊防軍,對方竟然還是大辮子、長袍子,扛著砍刀、長矛、短棍的清朝軍隊,一直默默的、勇敢的、堅守保衛著祖國的邊疆。

見到我英勇的解放軍邊防戰士,對方激動的無以復加,緊緊握著我邊防戰士的手:“你們終於來換崗了。”

我們的邊防戰士拿出手槍、衝鋒槍演示給對方看,對方不知所以然,不知道社會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了熱兵器時代。

這件事是真實發生過的,好多媒體公開報道過的。左宗棠1876年奉命擊敗阿古柏收復西北,有力地維護了祖國領土安全、領土完整。從那以後邊疆地區始終有我英勇的戍邊將士把守,因為有些地方的地勢、氣候太過惡劣,駐守計程車兵一駐就是幾十年、生存環境堪憂,不能及時換班。

另外有說法是一支探險人員隊伍深入邊境,在漫漫黃沙中間發現一片充滿生機的綠洲,生活著一個與世隔絕的“神秘族群”,當時命名為“克里雅人”,他們過著我們完全無法理解、難以想象原始而簡單的困難生活,沒有文字、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

其實故事的源頭,真實的發生在這塊5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常無法到達的大山冰原深處,現在命名為“託什那稜大峽谷”。

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或者更久,一直居住著一群人,一代代頑強的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活著、堅定地守護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當我們的解放軍邊防戰士發現這群人時,語言不通,服飾不同,膚色也不一樣。

據說當時有關部門和吉斯方面溝通,對方竟然也說不出所以然,不知道這片一直被冰雪覆蓋的土地上竟然還有這群人的存在。

至於發現時這群人是否還穿袍子、還有沒有辮子,沒有查到有關記錄,不可考,我也沒法詳細描述。

為了便於管理,這群人歸納於柯爾克孜族,為他們興建了集中的居住地,音譯“阿克翁阿斯登克”,行政上屬於阿拉奇縣直管,給予優厚的民族政策,現在已經處於半遊牧半農耕的社會狀態。

據目前已解密的內容,這群人的祖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已經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守護著一個誰都說不清楚的,甚至可以改寫歷史的巨大秘密,可能比三星堆文明更早、更璀璨,比夏朝更早、更輝煌,目前沒有證據支撐,只能算一個傳說。

這群人祖祖輩輩守護的秘密是什麼?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已經沒有人知道,也不知道到底過去了多少的歲月,或許和古羌族、党項、回鶻、突厥有關,或許屬於一個未知的史前文明,守護的東西在哪兒,也沒有人知道。

人活著就有生老病死,一代代下來,交通阻隔,貧窮,飢餓,寒冷,近親繁殖,這群人越來越少。也就避免不了慢慢的吸納迷路的過路人、落單的戰士、經過的流浪者,甚至某個歷史時段,還有印藏人、雅利安人、阿拉伯人、高加索人、盎格魯撒克遜人,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今天,除了口口相傳,已經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守護,守護的是什麼?

我們所掌握的地理歷史知識,滄海桑田,白雲蒼狗,百億年來地球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人類及動植物生活過的足跡,隨時代的變遷,地殼運動的發生,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已經降解到沒有了絲毫的痕跡可循。

比如現在的高海拔西北地區,歷史上曾經一片汪洋,這裡的生物只有海洋魚類和水草。在不知道多少歲月前,這片土地從海底慢慢增長,當增長到一定海拔高度時期(比如像現在的深圳,海拔70米),也曾水草茂盛,牛羊成群,古人類或者類人生物安居樂業。

隨著造山運動,海拔緩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