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月圓月缺似去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楊拿出來紙筆,讓我再念一遍,她要記下,永遠的儲存起來。等以後退休的時候,再來好好地故地重遊,體驗這“詩與遠方”的優美意境。她還說我曾經在qq裡給她寫的幾首詩,全部被她細心地抄寫在一個專門準備的筆記本里面了。
我貧嘴道:“你什麼時候退休、要去哪兒體驗,願意帶上我不?”
她捏起一顆花生豆,搓掉外面的紅皮、塞進我嘴裡,又和我碰了一下杯子、調笑說:“到時候要跟阿慧請示啊,她同意的話我去哪兒都帶上你,天天給你買紅酒和花生豆,你得天天給我寫詩。”
我哭喪著臉:“我就這麼點水平,李郎才盡,寫不出來怎麼辦。”
她拿起酒瓶又給我加滿:“只讓你喝這麼多,剩下的不喝了。”
把軟木塞塞好,酒瓶放在輪椅後面的兜裡,又和我碰了一下杯:“寫不出來也得寫,寫不出來不給飯吃。”
遠處珠江傳來低沉的貨船鳴笛聲,我呆呆地凝視著她看向遠方嬌美的臉龐,思緒萬千,神飛天外。
時至今日,我對她瞭解多少呢?我一廂情願地希望她能永遠的呆在我身邊,她的工作呢?她的家人呢?如此優秀的她,不可能還是單身的吧?她對我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她的心思,我猜不透,看不懂。
我拿過來她放在輪椅平臺上的紙筆,顫抖著寫下了
揚帆江樓思渺然,
遠月映水水如天。
芳菲依稀人何在,
月圓月缺似去年。
她接過筆,在每一句的第一個字,畫了一個圈。
低頭問:“這個‘月’代表什麼意思。”
“月”代表什麼?代表這個月你還欠我一瓶紅酒、一包可以下酒的花生豆!
她少見的媚眼如絲、溫柔的撫摸著我的短髮:“一首詩一瓶紅酒、一包花生豆,不貴、不貴。”
在廣州軍區醫院待了兩三個月,我可以拄著柺杖緩慢走路的時候,辦理了出院手續。
對於我來說,珠海已經不再安全。出於安全考慮,院方建議我們去北海,廣州軍區在廣西北海有一家療養院。
聯絡了阿慧,給她說了這方面的情況。
我們乘坐有關方面的一輛帕薩特,到了南海旅遊聖地----北海。
院部給我們安排了在一樓餐廳旁邊、獨立衛浴的雙人間,靠近僑港的海灘,周邊200米範圍內有鴻華,彩雲,路海,喜來逢四家三星大酒店。
北海、這是一座美麗的、充滿魅力的海濱旅遊目的地城市。
歷史上《珠還合浦》的發源地,《珍珠衫》劇中珍珠的來源地,“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南珠的產地。
1984年全國第一批14家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其它城市早已聲名遠播,可惜時至今日、北海依舊籍籍無名。
長達二十四公里、總面積三十八平方公里的潔白沙灘——北海銀灘,素以“灘長平、沙細白、水潔淨、浪溫柔、無鯊魚、冬無酷寒、夏無炎熱”聞名。
僑港,上世紀70年代末南越排華時期,從南越逃難或者遣返回來的華族(我們的漢族同胞),國家出資安置難民形成的一個海濱小鎮。
改革開放後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這批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成了“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據說有人僅憑一張“難民證”就可以貸出百萬鉅款,投資漁船出海捕魚,數年間成為一方鉅富。90年代全國百強小鎮,僑港鎮幾度入榜。
現在漁業資源枯竭,近海已經無魚可捕。
在療養院僅僅住了兩天,她說實在不方便,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