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山洞內神秘的懸空九層石塔(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宮八卦,據說是洛書與河圖(八卦圖)的結合、與古代占星理論緊密關聯、易學衍生的一個影響較大的占卜門類。古代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為乾、坎、艮、震、中、巽、離、坤、兌九宮,夜觀天象與星宿移動,獲取方向及季節等資訊。
古代把一天24小時按天干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結合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九宮、六儀、三奇、八門、九星、八神、來推演奇門遁甲。
不用拍我的臉,我也知道自己對此真的是不知道、一竅不通。
現場的考察隊成員想辦法攀爬上去之後,八卦圖形中間,從石壁各個方向伸出來的九根巨大石柱、犬牙交錯交叉在一起、用類似於木工榫卯結構、形成一座基座,直徑約3米、第一層直徑約1.6米的三層石質六角形建築,飛簷畫棟,精雕細琢。
我疑惑的問道:“這個山洞遺址不是被證實已經有十萬到七萬年的歷史嗎?就算有人能設計出來,是誰、用什麼方式、方法在狹小的山洞裡面,建造出這麼大規模、氣勢恢宏的懸空石塔?用途是什麼?”
她又在我臉上拍了拍,示意不要打斷她的思維。
把電線、電燈拉上去,發現上面還有六層,這是一棟九層的六角形石塔。
確定這九根石柱和鬼斧神工的石塔屬於人工建造的、而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在場的專家學者們拍案叫絕、驚為神蹟、歎為觀止。
九根石柱(確切的說,針對石塔本身應該算“地梁”吧)和山體結合部的位置都雕刻著一隻長寬約30公分、高50公分的鼎,就像是咱們目前能見到的那種到處展出的“鼎”。鼎的四面都有河流山川、鼠形影象。
我想莫非從那個時候就有“九鼎”這個說法嗎。
現在我們所瞭解的“九鼎”的傳說是從夏朝開始的,傳說大禹(公元前2000年)治水、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九州牧(九州領導)向大禹進貢物品。
大禹把九州牧貢獻物品中的青銅蒐集起來,鑄造了九鼎,並將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刻畫於九鼎之上,與九州相對應,一鼎象徵一州。
這就是“九鼎”的來歷,古代傳說中,“九鼎”就是王權的象徵,不能僭越。
九鼎象徵的意義,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的勢力範圍,禹夏時期的國家版圖並沒有多大,就是現在的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周邊。別說夏,古代很多朝代也是河南老家及其周圍那一塊幾個省。
有點遺憾的是直到現在為止,九鼎不知去向、消失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
數萬年乃至十萬年前出現的八卦圖形,毫無懸念的應該和社會公認的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黃河流域、河洛文化、八卦易經聯絡在一起,專家們認為應當算做現代八卦的雛形。
我問:“不應該是當時的八卦更有現實意義嗎?現在遺留下來的已經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了。”
她摸了摸我的額頭、笑笑說,“莫不是你捱了兩次打,也像瑪瑪依一樣,開通了天眼,不用學習就什麼都知道了?”
但是石柱……
懸空的石塔……
雖然阿拉奇縣屬於天山南脈高原山區,最不缺少的就是石頭。但是數萬年、乃至數十萬年前,什麼人設計出來,用什麼方式、什麼工具測量、什麼方法把石材開採出來、怎樣檢測石頭材質、再切割成直徑2米、十數米長的石柱的?又是如何架空在數十米高度的空中,基部鍥進山洞石壁裡面,而後榫卯結構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平臺,做到分毫不差,並且在平臺上建造出如此結構複雜、恢弘、精美的石塔?
就算現在去做,使用最先進的電腦設計程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