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撫卹善後,心繫民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再次派遣蘇瑾作為特使,前往聯盟各國進行友好訪問。李承乾親自召見蘇瑾,詳細地交代了此次出訪的任務與目的,說道:“蘇愛卿,此次你身負重任,聯盟乃我朝抵禦外敵之重要依靠,你需向各國表明朕的感激之情,同時商討進一步深化合作的事宜,讓咱們的聯盟更加牢不可破。”
蘇瑾領命而去,在各國之間展開了一場場艱難卻卓有成效的外交斡旋。她先是向各國轉達了李承乾的問候與感謝,回顧了在邊境之戰中各國相互援助、共同禦敵的深厚情誼。隨後,便與各國的君主和大臣們商討起合作的新方向。
在蘇瑾的努力下,大乾朝與聯盟各國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包括共同建立邊境聯防機制,定期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共享軍事情報,以便在面對外部威脅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協同應對;在經濟領域,進一步開放貿易市場,降低關稅,互設商會據點,促進各國之間的商業往來,實現互利共贏;在文化方面,開展學者交流、學子互訪等活動,增進各國之間民眾的相互瞭解與認同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承乾時刻關注著蘇瑾的出訪進展,每當收到好訊息傳來,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深知,只有透過這樣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才能讓聯盟各國真正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成為大乾朝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最堅實的後盾。
發展經濟,充盈國庫
經歷了邊境之戰的消耗,大乾朝的國庫略顯空虛,李承乾明白,若想讓國家有足夠的實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發展經濟、充盈國庫是必不可少的舉措。
他召集戶部、工部以及各地的商會代表,共同商討經濟發展之策。李承乾提出要大力扶持農業,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改良種植技術,同時降低農業賦稅,讓農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保障糧食的穩定供應。
在手工業方面,朝廷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工匠們創新技藝,提高產品質量。工部設立了專門的工坊,集中培養優秀的工匠人才,並且組織各地的手工藝品進行展銷會,將大乾朝的精美手工藝品推廣到周邊各國,拓展海外市場,增加貿易收入。
對於商業,李承乾放寬了對商人的限制,允許他們成立商會聯盟,自行規範行業秩序,同時引導商人投資興辦實業,如修建水利工程、開辦礦山等,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繁榮。
為了確保稅收的合理徵收與管理,李承乾責令戶部加強對各地稅收的監管力度,打擊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同時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更為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讓稅收既能滿足國家財政的需求,又不至於加重百姓和商人的負擔。
在李承乾的一系列舉措推動下,大乾朝的經濟漸漸復甦並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國庫也開始慢慢充盈起來,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勵精圖治,展望未來
在李承乾的精心謀劃與帶領下,大乾朝上下一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無論是邊境的重建、軍政的改革,還是外交的鞏固以及經濟的發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邊境地區,百姓們的家園在朝廷的幫助下逐漸重建起來,新的城鎮拔地而起,田野裡又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軍隊經過整編和訓練,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士兵們士氣高昂,時刻準備著保衛家國。聯盟各國與大乾朝的關係愈發緊密,往來頻繁,共同構建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抵禦著外部勢力的覬覦。國內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大街小巷充滿了歡聲笑語,處處彰顯著大乾朝的繁榮昌盛。
然而,李承乾並未因此而滿足,他深知天下局勢變幻莫測,外部勢力雖暫時受挫,但絕不會善罷甘休,大乾朝依舊面臨著諸多未知的挑戰。
在一次朝堂之上,李承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