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國家的未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會感謝他們。”
洪秀傑並沒有看到我的驚慌,而是鎮定,反而好像還希望他們三個國家聯合起來。
“先生,那到時候我們就是三面圍困,我們的勝算很小。”洪秀傑很擔心。
“你不用擔心,在軍事委員會上,其實我們已經推論過,這種情況出現。”
洪秀傑聽到這段話之後,彷彿也鬆了一口氣。
“其實我們最頭疼的還是虞朝,把它打下來之後如何管理,這才是我擔心的。”
洪秀傑聽到這些話反而笑了。
“分化治理,先小後大。”
其實我正為這個事兒而頭疼的,想不到他說出這句話,心想應該他知道是如何管理吧。
“我願請教一下。”
“我們把小的部落扶持起來,進行大量投資,讓他生活過得更好,就是不給大部落,甚至有的官職,我也給小部落,大部落肯定不服氣,小部落肯定也不放手,他得求助於我們,我們就可以進行文化植入,慢慢的,他們就會才能華夏有共同的認同感,就是先生所說的語,語同音。”
“高,說實話,比我想象的更高,而且還不用大量的投入。”
“虞朝主要是以牛羊為主,而我們又是他們的主要嚮往物件,再進一步的最佳化,牛羊賣給我們中間的渠道,讓他們的收入更高,我們這邊要顯示出自己的公平公正力量,讓他們有更好的認同感,這樣他們就更不會離開我們,去投奔其他的國家。”
,!
我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他的觀點。
“那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殺世家和地主富豪呢?”
“那是因為先生無法做到,百姓擁有自己的土地使用權,如果不殺掉這些,我們這個國家將不會穩固。”
“想不到你和我說的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的話,這些時間他擁有很多官員職位,手裡有很大的權力,你覺得我勸他放下,他能放下嗎?”
“那還真是這樣,這不要了他的命嗎。”
我們兩個聽到這兒哈哈的大笑起來。
就這樣,我們一直談到了深夜,茶水換了一茬又一茬,越談越投機,洪秀傑的思維,永遠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
“怎麼樣?”吳承升見到我第1句就問這個事兒。
“吳老,你還得多待一個月,他要把手中的事情,交代完畢之後,回到京都見他恩師才能過來,很多事情至少要跟你待半個月吧,知道哪些事情吧,你才能安心的回京都。”
“一兩個月沒事兒。”吳承升彷彿一下身上的擔子輕了很多。
“吳老,還有什麼需要我們解決的嗎?”
“聽說你要搞個美食培訓班,為什麼要收費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沒明白什麼原因。”
“這是商業,商業都要收費的,民生不收費,我問一下能找不找得到,有些百姓對種植這方面有天賦的,比如說同樣一塊田,他的畝產就要比其他的多個一兩百斤。”
“你要找這些人來幹什麼?”吳承升不明我的意思。
“我們國家將來會是一個農業大國,很多人都要吃飯,自己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裡,這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我給你找找看,應該有。”吳承升想了想,覺得我說的沒錯。
……
我在臨江特大橋建設工地上面看了一下,一切都很正常,感覺到江面已經開始融化,中間的木工已經架設完畢,開始鋪設拱面的青石,兩邊的橋墩也快接近完工,發現沒有什麼就直接進城。
曹府。裡面那叫一個熱鬧,人來人往,隔幾天就要開始,傳授華夏美食。
我在門口看了一眼,並沒有進去,而是直接去了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