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也沒有傳出什麼關於河間郡王患病的訊息,突然間傳出訊息直接就薨了。
如此,難免讓人有些耐人尋味啊!
而且皇帝陛下的反應也很奇怪,按理說一位為國立功無數,且身份尊崇的宗室去世,皇帝該非常難過才是。
畢竟李孝恭算是皇帝李世民的從堂兄,在這個講究血脈家族的年代,這是極為親密的關係,皇帝陛下不應該沒有表示。
至少也該輟朝三日,甚至親自前去祭奠,最起碼也要讓太子或者其他皇子代為前去致哀的。甚至還要給李孝恭足夠的哀榮,比如給個評價很高的諡號,或者追封為親王之類的。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皇帝只為此輟朝了一天,皇室沒有人前去弔唁。甚至連葬禮都被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儘快辦理,不得遷延,王妃殉葬,王府次子獲罪……
這種種跡象,壓根就顯得河間郡王李孝恭之死不那麼體面,至少不討皇帝陛下喜歡。再聯想自去年開始,河間郡王便因事被皇帝處罰,關在家裡閉門思過。
諸多蛛絲馬跡加在一起。那麼……
尤其是隱約有傳聞稱李孝恭死的前夜,皇帝李世民曾經去過王府後,幾乎所有人都認定李孝恭犯了事。
其暴斃很有可能是被賜死,皇帝為了保留其最後的體面和皇室尊嚴,這才用暴斃來掩飾。
至於究竟是為什麼,就沒有幾個人清楚了,此等皇室機密自然不是尋常人能夠打聽,能夠知曉的?
長安城裡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沒有人敢提及此事,就如匆匆的葬禮一般。河間郡王李孝恭之死的各種瘋傳便就此過去了。
……
謝逸是回到輞川別墅之後才聽說此事的,他在長安城裡有耳目,一出事訊息便傳了過去。
對此謝逸完全並不覺得意外,他也算是少數提前知曉內幕,知道這件事肯定會發生,心中也殷切希望此事發生的人。
晉州之事的幕後主使者是李孝恭,這是謝逸在河東時變調查到,李績也有相通的結果。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留下蛛絲馬跡。總會被人拿捏到的,何況李孝恭的屬下並不是絕對謹慎之人,還是被夜北等人發現了端倪,甚至還跟去了雁門和定襄方向。
運氣更糟糕的是。偏偏不巧還被的闞稜和薛仁貴發現,結果到最後是想賴都賴不掉了。尤其是阿史那思摩被“請”回長安之後,以這位可汗的性子,肯定會竹筒倒豆子一般將所有知曉的事情說出來。
勾結外族。意圖動搖大唐江山,這種事哪怕只是查到蛛絲馬跡,皇家一般也會採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即便是皇室成員,也不會手下留情了,一般來講皇室成員反叛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最為皇帝所忌諱。
所以無論有沒有所謂的鐵證如山,李孝恭的結局都不會好,更何況現在是各方面的證據言之鑿鑿,這是李世民絕對不能容忍的。即便是李孝恭曾經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即便他是皇帝的堂兄。親情、功勞和恩惠這種東西在皇權穩定面前向來一文不值。、
李孝恭難逃一死。
只是沒想到,或者也算在情理之中,李世民給他了一個相對體面的死法,暴斃而亡,還保留了起碼的身份和尊嚴。
想想真是便宜他了,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不錯了,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李世民自然不希望李唐皇室內部這些齷齪公之於眾,這樣對他和李唐的統治都不是什麼好事。
總而言之,李孝恭死了。
這對杜惜君和闞稜而言是件開心事,當年杜伏威蒙冤可以說是李孝恭一手操作,雖然已經平反,對其也有懲處,但這遠遠不夠。
如今李孝恭死了,身死命隕,如此也算是對杜伏威在天之靈有個交代,算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