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於此時的陳啟來說,每一次的下一難就像開盲盒一樣,在熟悉的記憶裡挑出一部分,親身體驗兒時童年時代的幻想。

思慮間,一行人也是到了村舍前,陳啟下馬,八戒猴子在一樹前綠蔭下牽馬放擔等候。

陳啟來到一屋前,抬頭看去,大門大開的院內,有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裡嚶嚶的念著佛經。

居然還能碰見一個唸經的老人家?好運氣,應該會與我們這些和尚一點方便。

“老施主,貧僧這廂有禮了。”陳啟溫和出聲打擾道。

“長老?失迎,失迎。”那老者睜眼,見陳啟站在門前,一看裝束是個和尚,立馬跳下竹床,收拾好衣襟後來到門前還禮道。

看來,是一位崇佛尊僧的老人家。

“不知長老自何方來的?來我寒門何故?”老者看著陳啟,熱情笑問道。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是為西天拜佛求經而去。打擾老施主,則是因為天色已晚,想借住一宿。”

誰成想,陳啟一套熟練貫口切出,沒有迎來預想的熱情招待,而是換來了老者的一聲嘆息。

“唉,長老莫要去西天取經了,去東天吧。”

老者搖搖頭,勸誡道。

咋滴,你就是西遊世界亞里士多德?我去當麥哲倫,咱倆一起證明地球是圓的?

問題這是神魔世界,大地還真不一定就是圓的啊!

,!

甩掉這個無厘頭的念頭,陳啟看著老者,笑了笑道:

“老施主說笑了,貧僧曾立誓要去西天取經,走了一萬多里至此,哪還能再掉頭去什麼東天呢?”

“啊,這……”老者見陳啟言辭堅定,不由道:“長老果真要往西去?”

“縱有赤心所念,何懼刀山火海?時移志不移,自是要往西方的。”陳啟堅定道。

“唉,不瞞長老,此去西方三十里,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黃風嶺,那山中多有妖怪,若長老前去,恐有不忍言之事。長老還是回去吧。”

見勸不住陳啟,老者也不瞞了,索性攤牌道。

黃風嶺?好眼熟的名字,怕是九九八十一難之一。

陳啟聞言點頭,也難怪老者會勸阻了,一般能攔住唐僧的劫難,對於普通行腳僧來說,跟天災沒什麼區別。

左右都是一個死字。

不過陳啟是普通僧人嗎?

所以陳啟不慌不忙道:“謝過老施主好意,不過老施主放心,我有兩個徒弟,都是本領高強,神通廣大之輩,有他們倚靠,我過這黃風嶺,雖有些艱難,但也能過去。”

“兩個徒弟?能有多強?能舉起兩百斤的石墩嗎?”老者有些不通道,

“上次也有個人也是這麼自信,仗著自己有些勇力,去了黃風嶺,就再也沒回來過啦!”

“嘿嘿,莫說兩百斤的石墩,就是一座山,俺老孫也背得!”

心急等的不耐煩的猴子,從陳啟背後探出腦袋,自誇道。

“你這一個柺子臉、別頦腮、雷公嘴、紅眼睛的一個癆病鬼,還能背起一座大山?胡吹大氣!”

見了猴子模樣,老者嚇得往後退了一步,待看清以後,才不滿道。

“呵,有眼不識泰山,蜉蝣豈能知青天?”見老者不信,猴子抱胸迴轉樹下,語氣不屑道。

被陳啟薰陶多時,對於這群沒有慧眼的凡夫俗子,他老孫已經懶得理會了。

否則按他以前的脾氣,肯定要反諷回去的。

“老施主見諒,我這大徒弟本事不小,故脾氣也不小。”陳啟替猴子道。

其實猴子沒吹牛,但是對面畢竟是個普通的凡人,想象不到也很正常。

“倒是我孟浪了,自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