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過年2(第1/2頁)
章節報錯
“需要!非常需要。”彭儉一躍而起,沙啞的聲音中滿是驚喜。
“呃……”董小英嚇了一跳,手下意識地扶到了劍柄上才反應過來,對面的這個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後,七分打趣彭儉,三分自嘲自己的地說:“我還以你只是個呆子呢,沒想到又呆又愣。”
彭儉對於董小英地評價毫不在意,只是一味扯著她的衣袖問:“你那朋友姓甚名誰,家住何方,身處何處,可否相約一敘?”
聽到這些具體的問題,董小英似乎想到什麼,冷峻地臉上浮現一抹可疑的紅色,飛快地留下一句“等著吧”,就不見了人影。
彭儉情知自己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董小英的,可是又不甘心,便在背後大喊著:“董娘子,要快啊,稷糜這兩天要用的。”
董小英耳力極佳,雖然人已經走遠,卻將彭儉這話聽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她心裡卻在想:“稷糜用不用和我有什麼關係。姓甚名誰重要嗎?家住何方重要嗎?真是個呆子!都不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真正要緊的是……是……”
就在董小英陷入自我糾結的時候,代素娥風風火火地迎面而來:“董娘子,你知道稷糜在哪裡嗎?山下有個自稱是胡鏞的人來拜訪……”
“胡縣令?他來做什麼?”丁衣驚訝地問。
“縣令?你認識他?”代素娥問,隨即又解釋說:“他沒說來幹什麼,和他一起來的,倒是有兩個之前曾經來過山上的官差,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一個叫蔣卓,一個叫蔣沛,是叔侄兩個。
我還奇怪,兩個官差怎麼會給人帶路,若說他是縣令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那蔣氏叔侄是建昌縣的縣令,這裡隸屬雙慶縣管轄。他一個建昌縣令,跑到這裡來做什麼?還是說,這蔣氏叔侄調到了雙慶縣?不應該啊,之前聽他們說,他們在建昌縣也是有些勢力的,怎麼會捨得他們遠走外地當差呢?”
代素娥的這份潑辣勁,逗得丁衣笑得合不攏嘴:“沒錯,這位胡鏞胡縣令,就是建昌縣的縣令。你說的那蔣氏叔侄我雖然不清楚,但是想必還是在建昌任上的,你就不用替他們操心了。”
丁衣說完這句,眼睛滴溜溜一轉,一臉戲謔地看著代素娥問:“看你對這蔣氏叔侄這麼上心,想來兩人都是標誌帥氣的。”
代素娥聞言,哈哈大笑:“知我者,丁衣是也。”
兩人笑罷,代素娥又問:“那,我們放他們上山?”
“放他們上來吧,這位胡鏞胡縣令和稷糜頗有些私人交情,想來不會對我們不利的。你去接他上山,我去找稷糜。”
丁衣也很擔心丁非那邊的情況。等她匆匆趕到丁非做實驗的石屋時,就聽到丁非在對裴解講:“我們發現這火器的量的變化,會導致穩定性的變化,也就是說當總量增大時,再按照原來的份例配比,並不能維持原來的穩定性。
所以,我們必須實地試驗,否則再多的試驗都是無用功。”
“實地?你們現在就在蒲渠山上啊,還要什麼實地?”裴解被他們說得有些懵。
“沒錯,我們現在是在山上,也正是因為我們在山上,所以才看不到這蒲渠山的整體,我們需要的是瞭解蒲渠山的整體。就比如我們想要炸燬這所石屋,我們需要了解整個屋子的構造是怎樣的,這樣我們才知道怎樣安放火器才是最佳的,而不是單純地對著一面牆去研究。”
“你還不明白嗎?”見裴解久久沒有反應,丁非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想我是懂了,只不過一時之間想不到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這蒲渠山不僅山體高大,山的底部還四面環水。”裴解臉上沉思之色盡顯。
“我聽說後山有個禁地?”丁衣一邊邁步進屋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