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交替(第2/3頁)
章節報錯
些吃驚,都攻佔京城了,這人居然不稱帝!
突然,她明白過來:「你和卓瑜是一夥的!」
蕭太后自嘲的笑笑,她以前看好過齊玉容,看好過黎紫衣,當年卓瑜生下皇子,她還想過讓盛帝將皇子過繼給黎紫衣。
沒想到最厲害的,卻是那個老實本分、不怎麼說話、最不起眼的。呵!卓瑜真是深藏不露!
範凌贇嗤笑一聲:「太后此言差矣!皇上體衰,命不久矣,太子繼位,合乎天道。臣,和天道是一夥的。」
蕭太后拿起詔書,顫悠悠地站起來,「少給哀家來這套。幫你可以,唸完這詔書,哀家只想在御泉山莊頤養天年。」
範凌贇合拳承諾:「這天下也是太后的天下,自然是太后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這還差不多!蕭太后懶得再和他寒暄,理了理衣服,昂首挺胸走出壽安宮。
大殿裡,文武百官都被範凌贇的軍隊「請」來了。
太后走進大殿,宣讀聖旨。
至此,三歲的皇子蕭翰登基,為盛國的新帝,其母卓妃也榮登太后之位,蕭太后則被封為太皇太后,移居御泉山莊養老。
而範凌贇,被任命為護國將軍,掌握南方的兵權,北方的兵權則暫時由卓太后掌控。
這結果無不讓文武百官驚掉了下巴。
本來大家以為範凌贇帶兵造反後會稱帝,沒想到他居然按盛帝的旨意,扶植了皇子,而自己卻退居二線,當一個勞什子的護國將軍,且北方兵權還不在自己手上。
自此盛國朝堂更替開始。
張宰相和邵大人,早先因為諫言被貶到西南,大亂後被請回朝堂,本來已經準備好譴責範凌贇倒反天罡,再慷慨就義的。
結果範凌贇不稱帝,而擁戴盛帝的兒子稱帝,用的還是盛帝之前立的詔書。
正當眾人以為範凌贇是為了獨攬大權,才讓盛帝兒子做傀儡皇帝,又準備斥責範凌贇的大逆不道時,
卓太后抱著三歲的新帝坐在龍椅上運籌帷幄,這時所有人才明白,範凌贇造反的幕後主使是誰。
卓太后一上臺,不僅頒佈輕徭薄賦的法令造福於民,更開放南北兩方邊境的商業渠道,讓民眾自由貿易。
盛國最賺錢的生意是織造,經濟命脈本就捏在卓太后手裡,每年國庫的收入有一半以上都是卓太后的織造坊創造的;
如今更加寬鬆和自由的政策,民眾也更加積極,投身於生產和買賣之中,國庫的稅收比盛帝統治時期更加可觀。
大勢所趨,國運如此,張宰相和邵大人以年邁為由,辭官回鄉。與兩位大人走得近的官員們見狀,也脫下烏紗帽,紛紛辭官。
範凌贇什麼也不說,似笑非笑在一旁看戲。
卓太后不喜歡趕盡殺絕那一套,不僅允了所有想辭官的臣子,還賞了不少金銀和田地,給足老臣排面。
次日朝會,卓太后親自提拔了不少青年才俊,邵大人的兒子邵棋被招回京城,在大理寺繼續做官,而宰相一職則空著,卓太后似乎並沒有看上誰來填補這個空位。
卓太后上臺後所做所為,為她和兒子贏得了民心。
百姓們剛剛從政權交替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一則關於二十多年前,原忠勇侯楊家的冤案重審的訊息,又在京城炸開了鍋。
新帝上任第三天朝會,範凌贇抱著楊家的祖先牌位進宮,為楊家洗清了冤屈,當年陷害楊家的范家和齊家,惡行也得以暴露在陽光之下。
齊家早已因謀反而獲罪,該死的也死得差不多了,范家人則是才明白被假兒子範凌贇擺了一道,如今假兒子已經是盛國的護國大將軍,即使有不甘也只能認罪,通通下獄按律責罰。
範凌贇也恢復了自己的身份——楊家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