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之地,和她回到安全的地方。

想不到全都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那她十多年刻苦學功夫的意義是什麼?

那她離開夏國,到盛國來當五、六年丫鬟的意義是什麼?

那她混進大理寺的意義又是什麼?

為了找到娘而付出過的諸多努力......一瞬間,好像,什麼都不是。

這一刻,姜貞只覺得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她的心像跌入了冰窖裡,有失望、有委屈、有不甘,但是她還想再確認一次:

「娘,您真的不願意跟我走嗎?」

商若蘭知道這對於姜貞來說很殘忍,但還是點了點頭:「你如今武功高強,哪裡都困不住你。可是瑤真她不一樣,哦不,你妹妹不一樣。」

姜貞愣了一下。

瑤真?難道妹妹的名字也是瑤真?

商若蘭看她不解,解釋道:「你妹妹,叫黎瑤真。瑤真這個名字,其實是黎大人取的。」

姜貞心裡五味雜陳,覺得自己真是蠢,在檢視黎家戶籍的時候,從來也沒想過要看看妹妹的名字。

姜貞不明白,瑤真明明是她的名字,為什麼娘和黎丞相要用這個名字給他們的女兒取名?

孃的嘴還在一張一合,繼續說著理由:

「因為我的身份,你妹妹吃了不少苦頭。現在她在宮裡生存不容易,我得留下來照顧她。」

這話姜貞聽著有些難受,娘這話說得,就像她姜貞沒吃過苦頭一樣。

可轉念一想,妹妹是娘從小帶在身邊的女兒,這也難怪娘會偏心。

姜貞勉強地笑了笑,還想再努力努力:「如果妹妹在宮裡過得好呢?娘也不願意和我走嗎?」

商若蘭抱歉地看著她搖頭:「娘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多年,這才成為黎家的大夫人,很多事都需要張羅。」

姜貞尷尬的笑容停在臉上,孃的理由很充分——要照顧妹妹,要張羅黎家。

但是,她聽起來挺彆扭,彆扭得好像,面前是個與她無關的陌生女人。

此時,她的腦子裡閃現過很多片段——小時候娘提議給她改名、娘丟下她跟著嬤嬤離開、她的真名成了妹妹的名字......

她突然明白,娘其實並沒有那麼在乎她這個女兒。

如果在乎的話,娘不會提議給她改成招娣這樣的名字;如果娘在乎的話,當初在教坊司她被嬤嬤領走時完全可以帶她一起走;如果在乎的話,她的名字不會被允許拿去給妹妹用......

娘不在乎她,這個認知就像一個響亮的巴掌打在她臉上,生疼生疼的。

當年離開夏國前,飛影就提醒過她: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你若找到你娘,她不願意和你回來,你當如何?

還能如何?

人各有志,她實在不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為娘會跟她回夏國。

姜貞不是傻子,既然娘不跟她走,那她也不必繼續勉強。

依然保持著微笑,姜貞像祝福一個陌生人:「娘,我明白了。您好好做黎府主母,好好照顧瑤真吧,祝您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從軟榻上站起來,姜貞對著商若蘭行了一個拳禮,知趣地告辭。

跳出圍牆,走在路上,姜貞只覺過去種種艱辛歲月,像走馬燈一樣從眼前閃過。

她渾渾噩噩、不知不覺地走回馮宅,程淺在大門口見她穿著夜行衣回來,嚇了一跳:「姜姑娘,你終於回來了!我剛來就發現你不在,差點要去告訴大人了。」

姜貞慘淡地笑了笑:「你回去休息吧,我不走。」

她走進馮宅,關了門,走到臥房,躺在床上,回想起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時的那些模糊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