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顧翦之的回信到珞縣了嗎?」盛帝放下筆,隨口問站在一旁的李公公。

「回皇上,今日應該能到。」李公公彎腰恭敬回覆。

盛帝點頭繼續問:「這個姜貞的身世查到了嗎?」

五日前,他收到顧翦之的第二封信,心裡一直有疑問。

第一封信,是顧翦之引薦一個叫姜貞的丫頭到大理寺做專門驗女屍的穩婆;這可是解決了大理寺斷案時驗女屍障礙多的難題。

作為皇帝,臣子向朝廷引薦有能之士,無論男女,他都樂見其成,反正人由顧翦之自己管著,所以也並沒有把這事放心上。

第二封信,顧翦之又提到這個姜貞。

說她武功高強,探查龍王廟協助他破獲了少女失蹤案;又建議在大盛朝設立女仵作一職,以姜貞作代表,讓更多的女子來效仿她為朝廷效力。

雖說顧翦之的信上言辭灼灼,但是能當上這大盛國的皇帝,盛帝可不是好糊弄的。

不近女色如顧翦之,兩次提到這個叫姜貞的丫頭,盛帝因此對姜貞這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直跟著盛帝的李公公最能揣摩聖意,很快將姜貞的戶籍調了出來,順便把她與顧翦之的關係查了個底朝天。

盛帝聰明絕頂,得知來龍去脈,便將顧翦之心裡那些彎彎繞看得明明白白。

「原來如此,朕還當他真的看上張大小姐才答應和宰相家結親,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宰相這輩子最頭疼女兒的事,朕倒想看看,顧翦之到時候怎麼給張宰相那邊交待。」

盛帝喜歡吃瓜看戲,他敢打賭,如果顧翦之敢退婚,張宰相就敢把他腿給打斷。

吃瓜歸吃瓜,他是一個公私分明的皇帝。

顧翦之的建議他當即便採納了,下了詔書封姜貞為大盛第一位女仵作,鼓勵更多女子能以她為榜樣,為朝廷效力。

另一方面,他得搞明白這個武功高強的姜貞,是什麼來頭。

李公公到探子局裡分配任務,五日下來,只查到姜貞十四歲後的資訊。

「回皇上,只知道姜姑娘十四歲起,在宰相大人府裡做丫鬟,最近才去了南方。十四歲前的戶籍並沒有,探子回報,姜姑娘要麼就是住山裡,要麼就是從外面進來的。」

李公公心想皇上真是料事如神,今日他這兒才得到探子的訊息,皇上馬上就來問了。

「外面?」盛帝皺起眉頭。

李公公上前,壓低聲音:「皇上要不派探子去夏國打聽打聽?」

這幾年夏國來的女暗衛刺殺了不少朝廷命官,來歷不明又武功高強的女子,不得不讓人提高警惕。

盛帝點頭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