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在盛夏兩敗俱傷時出來坐收漁翁之利,全憑大王高興。」

這些話真是說到牧蒙康的心坎裡去了。

她說得沒錯,北涼進可攻退可守。只要盛國和夏國不要打得太慘烈,到時候看準時機可以站出來噹噹和事佬,不僅可以阻止盛國吞併夏國變得過於強大,還可以適當削弱其他兩國的勢力。

牧蒙康手指敲了敲旁邊的桌案:「本王倒要看看,到時候言廷之拿什麼來感謝北涼。說吧,要多少兵力?」

姜貞抬起頭來,雖然跪著,但並不卑微:「如今已有五十萬北方軍已集中至西疆北面山脈。請大王借五十萬兵力增援夏軍。」

牧蒙康皺著眉頭:「五十萬?」

真是獅子大開口!怎麼可能?

「本王最多隻能借你二十萬。」

他是北涼王,不是冤大頭。

姜貞早就預判出牧蒙康不會借出五十萬大軍,二十萬已經比她最初猜測的五萬人要強了,「多謝大王。」

牧蒙康眼神冰冷:「不用謝本王。這二十萬人是去幫你造勢的,而不是幫你賣命的。若軍隊少一人,本王定要你死無葬身之地。」

言下之意,借兵可以,但不能用——牧蒙康確實給姜貞出了個大難題,但是能借總比不借好。

牧蒙康的要求,姜貞並不意外,她也沒想過單憑几句話,就能讓北涼軍真的幫夏國打仗。

若北涼軍真的幫夏國幹起仗來,那這場兩國戰爭就會演變成三國混戰,情勢會更亂。

要保住夏國,不能硬剛,只能智取。

「危難之時能伸出援手,還是得多謝大王!」二十萬北涼軍已經遠遠超過姜貞的預期,她真心感謝牧蒙康僅憑她幾句話能出兵。

牧蒙康並不買賬:「不用謝本王,你還是自求多福吧。」

盛國的軍力是夏國的兩倍以上,北涼不會真的出手,怎麼算都是夏國必死無疑。

姜貞明白,牧蒙康說的自求多福並不是危言聳聽。

雖然她的後手,還有一個正在往溢州回逃的範凌贇,雖然範凌贇說他可以調動七十萬南方軍,但是誰知道他能不能成功逃回去,在京城駐守的項直也不是吃素的。

萬一範凌贇失敗,那夏國的仗還是得自己打,夏國是言大人多年的心血,言廷之是言大人的血脈,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姜貞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牧蒙康也不再為難她,遞給她一把鑲滿藍寶石的短刀:「帶這把刀,去幽南鎮附近,延曲慎會聽你指揮。」

姜貞鄭重接過,跪謝牧蒙康:「多謝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