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軍器院(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二想了想介紹道:「客官,這食宿街一向熱鬧,比較安靜一家是街口的富貴客棧。那兒的屋子大,房間數不多,就是貴點兒。」
謝過小二,眾人從麵館走出來,顧翦之和姜貞上了馬車,餘師爺坐在車伕的位置轉頭小聲問:「老爺,我們先去住宿麼?」
「先去軍器院。」顧翦之低聲吩咐完,從車廂的抽屜裡拿出一份卷宗檢視,上面記錄了軍器院南作坊所有人的任職名單。
「駕!」程淺調轉馬頭,向軍器院的方向駛去。
出了溢州的南大城門,馬車又向東南方向行了十幾里路到明周山腳。
明周山不高也不陡,是個密林遍佈的環形山脈,中間像被眾山託舉的平臺。
平臺上也是密林,爬到樹上可以俯瞰周圍所有城池,是個絕佳的軍事要地,整個軍器院就在密林中心。
上山的路很平緩,馬車行至平臺口,來了一隊守衛士兵攔住他們的去路。
顧翦之和姜貞下了馬車,拿出皇帝手諭自報身份後,一名守衛士兵趕緊跑回去通報。
姜貞站在顧翦之身後,警覺地檢視四周,這裡沒有風,除了前面隱隱約約傳來敲打金屬的聲音,並沒有其他異樣。
程淺將馬車停好,四人跟著剩下的守衛兵走進軍器院。
這裡是一個很大的兵器製造基地,按卷宗的記錄,共有五十作院,一萬三千七十二作院軍在製作兵器。
光是弓弩院就有兵匠上千人,造箭院的工匠也有兩千人以上。
整個軍器院每年造出的鎧甲、馬具裝、劍、槍、刀、床子弩等就超三萬件;弓、弩、箭、弦、鏃等更是不計其數。
軍器院關係到國家興亡,蕭智登基後更是加大了軍器院的投入,不僅將其分為南北兩個作院,分別設定在景州和溢州郊外,還擴建作院又增加工匠人數。
南北作院都分別由軍器監主管,下面還設有少監、丞、主簿等專官,輔助軍器院的各項事宜。
為保證兵器製造的順利進行和所制兵器的質量,軍器院有一套十分完備的制度。
當年軍器院設立之初,皇帝蕭智還親自來督查過軍器從採礦、冶煉,到抽查、出貨、運輸的各個環節。
按理來說,不可能會有次品出現,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顧翦之環視一週,剛才在明周山下,只看見鬱鬱蔥蔥的密林中央在冒黑煙,現在總算知道這黑煙從哪裡來了。
只見每個作院都有個大煙囪,作院整齊地排為十行五列。
作院之間是平坦的大路,路上寸草不生,來來往往都是推車運貨的作院軍,每個人都灰頭土臉的。
他們走進離大門最近的兵刀院,裡面好幾百個鐵匠,有的在燒鐵,有的在叮叮咚咚地打鐵,中間的匠人在磨刀,最後由幾十個匠人將製作好的兵器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