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參與救援(第4/7頁)
章節報錯
,令這邊已經持續許久未曾停歇過的救援士兵們終於得以稍稍喘上一口氣。不得不說,與居民區相比起來,供冷點的救援工作確實要輕鬆許多。想當初,為了能夠容納下更多前來納涼避暑的民眾,這裡將所有的櫃檯隔檔全部清空,使得整個供冷點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環形建築結構。而上方的頂棚更是採用了一整塊輕鋼材料所打造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地震發生後,恰恰正是由於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頂棚,反而給身處其中的人們創造出了一線生機。它竟然成功地抵禦住了來自上方源源不斷坍塌下來的各種雜物和廢墟,從而為裡面的倖存者們贏得了些許寶貴的喘息之機。
儘管如此,供冷點內依舊有著數量眾多的傷亡情況出現。倖存者固然不在少數,但不幸遇難者同樣為數不少。可即便面臨著如此艱難險阻、生死未卜的局面,那些英勇無畏計程車兵們仍然咬緊牙關,一刻不停地堅持奮戰在救援第一線。因為只要還有一個人活著,他們就絕不會輕言放棄!
如果人手能夠多一些,或許很快就能將困在裡面的人給解救出來,但問題是現在哪裡都缺人,組織民眾自救,那也要民眾願意來這邊,可是比起救自己的家人,去挖自家坍塌了的房子,這時候能有多少人主動來這邊救援跟自己無關的人,就因為這樣,這邊救援計程車兵是最多的,因為除了士兵,此刻被埋在下面的倖存者等不到其他的救援了。
在鍾廣鑫他們到來之前,這些英勇無畏計程車兵們已經在這裡連續奮戰了數個小時之久。此時天空尚未完全變黑,但那股熾熱的氣息已不再像白天那般灼熱難耐。早在氣溫稍稍緩和一些的時候,他們便毫不猶豫地投入到緊張的救援行動之中。
每提前一分鐘將被困在廢墟之下的人們成功營救出來,或許就能夠多拯救一條鮮活的生命。而那位剛剛被替換下來、負責登記工作計程車兵,他的臉上滿是疲憊與汗水。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並從事著如此高強度且耗費巨大體力的救援任務,即便是這些士兵們平日裡因長期嚴格的訓練而擁有遠超常人的身體素質,可就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也已有好幾個人因過度勞累而倒下。
然而,面對這般艱難困苦的局面,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之意,更不曾有過片刻停歇。因為他們深知,肩頭佩戴的肩章不僅象徵著榮耀與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那份無論自身處境如何艱難,都要義無反顧地扛起所有重擔,竭盡全力去拯救更多生命的責任!
因為沒有吊車,坍塌的地方得自己挖開一個缺口,這個缺口昨天就已經挖開了,也是因為這樣才能確定裡面還有活著的人,人數應該還不少,但隨時都有再次坍塌的風險,所以救援這邊沒有貿然下去,昨天送了一批食物和水下去,不管怎麼樣,應該也能多撐一天,但如果今天晚上再沒辦法挖開這邊,再熬一個高溫暴熱的白天,就不知道里面還有多少人能撐得住了。
趙曉慧和其他人一起努力地幫忙搬運那些壓在上方的碎磚石,然而沒過多久,他們便感到力不從心,再也無法繼續清理下去了。此時,負責這片區域救援工作的隊長面露愁容,嘆息著說道:“其實昨天我們就已經預見到這種狀況了。正是因為這塊巨大的鋼頂,它才能夠護住下方被困的人員;可與此同時,它卻也無情地阻斷了我們的救援之路啊!”
放在以往,如果能夠及時調配來一輛吊車,那麼吊起這塊鋼頂簡直易如反掌。但眼下的情況卻是如此艱難,完全只能依靠人力去解決問題,而想要憑藉人力移動這塊沉重無比的鋼頂,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有部分士兵不甘心就此放棄,他們試圖集合眾人之力,透過繩索將鋼頂拉開。只見大家齊心協力、喊著口號,使出渾身解數拼命拉扯著繩索。可是,無論他們怎樣努力,那塊鋼頂依舊穩如泰山,絲毫沒有動彈的跡象。如果再多召集一些人手過來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