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自己冒充司空圖,用“真皇璽”繼續挑動郢城暗流,找機會引太子、晉王、神話和羅教爭鬥,讓他們互相之間把狗腦子都打出來!
而自己作為幕後黑手,端著酒杯,遠遠欣賞著他們的生死相搏!
想到酣處,孟奇忍不住浮現笑容,然後他抹了抹嘴角,臉色一正,對著“真皇璽”暗道:
“放心,在下會讓趙老五出個好價錢的。”
想的爽歸想的爽,自己終究不是瘋狂之輩,有最安全最妥帖的選擇,為何還要冒險?在外景之間拿性命挑動爭端?
反正剛才的元神誓言和因果核心是將“真皇璽”賣出去,買家是誰,毫無關係!
而且若司空圖不再露面,“真皇璽”失去蹤跡,太子、晉王和神話都很可能懷疑對方得到,做出試探,引起爭鬥。
嘿,之後幾日,我就藏好“真皇璽”,笑看風雲起!(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萬古大劫
拾起“真皇璽”,孟奇略微打量了一下就將它收起,並無對它的貪婪之心,即使像天命道人所言,自己有黃色天子命格,也一樣如此,自己壓根兒對成為皇帝不感興趣,逍遙自在,縱橫天下,才是自己的道路。
而且“真皇璽”說珍貴也算不上太珍貴,從它有人皇劍氣息看,某個傳聞應該是真的,哀帝最後傾盡全力尋找的當是“人皇劍”,為此發掘龍臺也在所不惜,直到沒有什麼收穫,才退而求其次,仿照煉製印璽。
當時乃康朝末年,朝廷或韓氏絕對沒有法身高人,否則至少能穩住局面,再續兩三百年國運,所以哪怕哀帝最後將希望寄託在這枚印璽上,希望它能幫助自家神兵震住氣運,它也不大可能是神兵級秘寶,最後的結果反證了這一點,哀帝撞死在了煙雨山上。
如果真是“神兵”,司空圖大可以不必和太子、晉王周旋,光明正大獻給皇帝便是,不僅獎賞不會太差,而且還過了明路,洗白身份,免得日後他兒子成為門派嫡傳時,被人揭穿老子是大盜,身敗名裂。
“只是不知‘真皇璽’在六道那裡價值如何……”孟奇揣著真皇璽,翻牆而出,直接轉身,往興雲莊返回。
若非司空圖有因果秘術,涉及阿難破戒刀法最後一刀“粘因果”,自己拿一半財物其實更划算。
對於阿難破戒刀法,孟奇一直覺得奇怪,阿難再差也至少證了羅漢金身,更別提“原來如此”和“妖妖得而誅之”的詭異,他的標誌性刀法怎麼只是外景巔峰?
從“粘因果”描述看,這已經是牽涉佛門根本大道之一的刀法,僅是外景巔峰實在讓人難以信服,可惜自己沒在少林了。否則當能翻看幾位練成此刀的高僧遺留的筆記,看看其中是否有詭異。
而且,少林的鎮派神兵叫做“阿難刀”,貨真價實的神兵,對應法身!
“少林所藏是外景刀法,六道輪迴之主那裡也是,但少林沒有真意傳承,僅是秘籍,‘阿難破戒刀法’修煉成功後依然是外景巔峰的威力……除非,除非。六道那裡的阿難破戒刀法原先是‘缺’,某位前輩僧人陷入輪迴後兌換秘籍給他?”孟奇一邊走一邊尋思,瞳孔忽然收縮,不知這位僧人是圓寂了的高僧,還是目前就在寺內的?
若寺內還藏著一位輪迴者,可以將阿難破戒刀法換給六道的僧人,《易筋經》之事就有點眉目了……
“真意傳承果然暗藏玄機,頗為詭異,說不得正是阿難刻意而為……”孟奇想想就有點毛骨悚然。
如果這一次牽扯的刀法不是“沾因果”。而是“引外魔”,“積業力”,自己是看都不會看一眼,能避多遠有多遠。
自從學會“狂雷震九霄”後。他用“斷清淨”和“落紅塵”的次數已明顯變少,預防被“原來如此”糾纏,所以後面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