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任務。
為部隊節約經費三十七萬元。
這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件小事,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放眼在那個年代,又有幾個人能夠經受得起金錢的誘惑。
那是一個權力放縱的年代。。。。。。
但是他堅守住了底線。
2008年,軍分割槽地爆器材庫的修建承包給了地方建築隊。
四月份,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張良善帶領驗收小組對質量嚴格把關,對不執行合同水泥標號達不到要求的堅決推倒返工。
包工頭偷偷張良善,從錢包裡掏出一個厚厚的信封,道:“張部長,不能再返工了,工程已經賠本了。”
張良善斷然拒絕:“你們偷工減料,工程不合格,必須返工。你要賺錢,我要做人,原則問題我決不讓步,山上部隊建設不容易,我們建一代工程,要負幾代責任!”
這不是大話。
也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這是客觀發生的,就在2008年的四月份。
在毫無商量的情況下,包工頭只好把不合格的工程全部推倒重新返工。
王亮道:“機關工作的日子裡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輕鬆,良善每年兩個月時間都會下邊防進行裝備檢查,手把手地傳幫帶。”
“他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到庫室進行檢查,晚上熄燈後他還要到庫室再進行一次檢查,既保證了庫室的安全,又保證了各種器材堆放整齊有序。”
“在山上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他中午從不休息,總是在辦公室處理業務和學習。”
“由於長期受紫外線照射,他患上了過敏性皮炎,臉上的皮脫了一層又一層,甚至嚴重化膿感染。”
“醫生對他下了這樣的命令:‘你不能再上工地了,這樣下去很危險。’良善雲淡風輕的回應:‘坐在辦公室裡,哪能搞好裝備工作?’”
汽車兵們聽著,聽著老首長所講述的這個故事,忍不住熱淚盈眶。
軍旅生涯讓他們變得無比單純,忠誠,已經刻到他們的骨髓裡去了。
他們喜歡忠誠的人,他們喜歡有信仰的人。
他們嫉惡如仇,他們堅守底線。
他們是共和國的第一道防線和最後一道防線。
他們,不再迷茫。
謹以此章獻給那位紮根邊疆的鐵血軍人。
0369 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0369 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
【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
【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
【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
【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
【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孫為民不由自主地放起了一首歌,《天路》。
這是一首西藏風格典型突出的歌曲。
她重現了西藏人民渴望開通青藏鐵路的願望。
也讚揚了我國鐵路建設者們,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讓西藏人民擁有通向祖國各地的鐵路線,圓了西藏人民多年的夢想。
看了孫為民一眼,王亮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孫子要表達什麼了。
孫為民的父親孫海泉,也就是當年的騎兵連連長孫德勝的兒子。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孫海泉參與了川藏線的建設。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