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嶽拓展海上絲綢之路

林嶽在成功擊退海盜聯軍後,越發意識到保障海上貿易航線安全的重要性。他向李承乾進言,希望能進一步拓展海上絲綢之路,加強與更多遠方國度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如此一來,既能讓大乾朝的影響力在海外不斷擴大,又能為國家帶來豐厚的財富和新奇的物產。

李承乾對這個提議大為讚賞,當即撥下專款,支援林嶽的計劃。林嶽精心籌備,挑選出數支精銳的水師艦隊,每支艦隊都配備了最新式的戰船以及充足的物資。此次出海,他們攜帶了更為豐富多樣的大乾朝特產,除了傳統的絲綢、茶葉、瓷器外,還有精美的手工藝品、先進的農耕工具以及各類書籍典籍,旨在全方位展示大乾朝的繁榮與文明。

艦隊沿著既定航線,一路乘風破浪,先後抵達了諸多陌生的國度。在一個名為扶桑國的地方,當地百姓對大乾朝的絲綢和瓷器喜愛有加,紛紛用金銀珠寶、珍稀木材以及獨特的扶桑工藝製品來交換。林嶽趁機與扶桑國的官方進行深入交流,介紹大乾朝的文化、制度,還邀請他們派遣使者回訪大乾朝,增進兩國之間的相互瞭解。

在另一個繁華的城邦,名為新月城,那裡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人,是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林嶽帶領使團在此舉辦了盛大的貿易集市,展示大乾朝的商品,引得各國商人競相前來洽談生意。同時,他還與新月城的城主達成協議,約定在此設立大乾朝的常駐貿易據點,以便長期開展貿易活動,促進雙方的經濟繁榮。

為了保障航線安全,林嶽沿途與一些友好的沿海國家協商,共同組建海上巡邏聯盟,各國派出船隻和水手,定期在關鍵海域進行巡邏,打擊海盜以及其他不法勢力,確保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

蘇瑾完善新政育人才

蘇瑾在經歷了被汙衊的風波後,深知新政的推行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的支援與參與,單靠現有官員的力量遠遠不夠。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人才的培養與選拔機制的完善上。

他向朝廷提議,在全國範圍內增設更多學府,不僅要在京城和各大州府設立高等學府,培養精通治國理政、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方面的高階人才,還要在各縣鄉設立初等和中等學府,讓更多普通百姓的子弟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教育。

在學府的教學內容方面,蘇瑾強調要注重實用性與品德教育並重。除了傳統的經史子集外,還增添了諸如算術、水利、農業技術、律法等實用課程,力求培養出能為國家各個領域貢獻力量的複合型人才。同時,設立專門的品德考核機制,教導學子們要秉持清正廉潔、愛國為民的思想,杜絕培養出有才無德之人。

為了鼓勵更多學子投身學習,蘇瑾還建議朝廷設立多種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對於家境貧寒但學業優異的學子給予資助,讓他們能夠安心求學。對於學成之後願意到偏遠地區為官、為百姓服務的學子,給予優厚的待遇和晉升機會,以此吸引人才流向基層,帶動地方的發展。

在蘇瑾的努力推動下,各地學府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一時間,大乾朝處處都能聽到朗朗讀書聲,不少寒門子弟憑藉自身努力脫穎而出,成為新政推行的新生力量,為朝堂和地方注入了新的活力。

韓烈練兵戍邊固防線

韓烈在邊境挫敗外邦城邦的奸細陰謀後,深知邊境的安寧不可有絲毫懈怠,必須持續強化軍事力量,築牢防線。

他開始對邊境守軍進行大規模的練兵活動,不僅提高士兵們的個人戰鬥技能,更注重整體作戰的戰術訓練。他親自制定了一系列實戰演練方案,模擬各種不同的邊境作戰場景,如敵軍夜襲、騎兵突襲、攻城戰等,讓士兵們在演練中積累經驗,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在軍隊的裝備方面,韓烈向朝廷申請了專項資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