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電影節(第3/4頁)
章節報錯
來到柏林心氣很高啊!
正好兩人路過入圍的德國本土電影《索菲.斯庫勒爾》的電影海報時,指著海報上女主角的照片笑道:“這位可能是你目前遇到的最大也是唯一的勁敵。”
看過這部片子,對電影中這位叫茱莉婭.耶特斯的德國年輕女演員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媒體也對這位本土演員讚譽一片,認為是本屆電影節最熱門的影后人選。
張婧初停下腳步,很認真地端詳了一番,繼而笑道:“她長的很象桑德麗娜.博耐爾!”
桑德里娜.博納爾,威尼斯影后,法國著名文藝女神。
這年頭喜歡法國新浪潮電影是一種逼格的體現,比如周訊的偶像就是另一位法國女演員伊麗莎白.於佩爾。但對於賀新來說,他還是喜歡蘇菲瑪索,無他,就是漂亮!
中午,賀新請客,兩人在他平時經常光顧的位於波茨坦廣場附近的那家酸菜燉肘子做的非常不錯的小館子吃了午餐。
“下午我請你看電影吧?”
午餐過後,張婧初拿著一張電影節的排片表看著道。
“好啊,今天有什麼電影上映?”
“嗯,《指控》!一部丹麥電影,也是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
“行!”
電影節期間每天都有七八部到十部電影上映,今天賀新原本想去看好萊塢的冒險喜劇《水中生活》,因為這部片子的女主角是他最喜歡的凱特.布蘭切特,大名鼎鼎的“凱特大魔王”。
只是這部片子入圍的僅僅是展映單元。
一般第一次來參加電影節的,往往更加關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其實說實話,參加了這麼次的電影節,賀新早已有經驗,真正好看的還是非競賽單元的電影,因為那些電影更有趣味性,而不象競賽單元的電影那麼高冷。
兩個小時後,當兩人走出電影院時,相對無語。
真的是很尷尬,誰也沒想到這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丹麥電影竟然是講述一個男子的故事。
看的時候,張婧初在旁邊幫他小聲翻譯英文字幕都有些語無倫次。
故事情節大致就是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父親是游泳教練,母親是秘書,而十四歲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卻很叛逆,跟父母關係非常緊張。
在一次和學校心理醫生的談話中,女兒透露了一個將改變全家命運的驚人秘密:從三四年前開始,父親有不正常的性關係。
這一情況立刻引起當局高度重視,他們安排女兒離開家庭,父親被羈押並面臨嚴厲的指控。
母親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儘管所有的親人朋友都用異樣的眼光注視他們,但她卻始終相信丈夫,支援丈夫,直到後者最後被無罪釋放。
幾個月過去了,這對父母再一次見到女兒,能夠有機會面對發生的一切做出解釋,進行家庭和解。
怎麼說呢?
一個很西方的,關於愛跟和解的故事,但對於含蓄的東方人而言,這種禁忌總會讓人很尷尬,尤其是兩個年輕男女一起看這種電影。
好象丹麥這個北歐小國好象特別青睞這種題材的電影,賀新隱約記得上輩子他在網上看過一部叫《狩獵》的丹麥電影也是講這個的,因為尷尬和劇情沉悶,他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本屆柏林電影節,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放大“性”這個主題,居然著重體現在華語電影上。
比如入圍非競賽單元,由日本女星松坂慶子、韓國變性藝人河莉秀以及香港豔星章小惠主演的香港電影《桃色》,一經上映,尺度之大,被媒體稱之為就是一場“人妖秀”。
而昨天剛剛首映的另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天邊一朵雲》,看著名字非常文藝非常美,但看到一半,賀新和寧皓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