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殷玄返程,討要金鞭(第2/2頁)
章節報錯
主要責任方。首先明知妲己和伯邑考有婚約在身,依舊逼迫冀州侯蘇護送女進宮。這才逼的蘇護寫下那首君壞臣綱,有悖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這首詩。
從這裡開始,帝辛就開始有向紂王轉變的跡象,這是洗不掉的。也別拿君為臣綱這種話說,三綱只是在領域之間有所不同,分別是君臣、父子,夫妻,但三者從沒有高下之分。
比如君要臣死,臣不死為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為不孝,看起來說得通,但必須要有前提,那就是臣子有過錯在先,且符合五常,否則就是君王無道。
妲己和伯邑考有婚約在先,即五常在先,帝辛逼迫蘇護獻女,強納為妃,於三綱中的君臣之禮來說,已經涉及到私人領域,屬於是壞了臣綱。
而沒有經過伯邑考父親姬昌同意,就逼著蘇護強行撕毀婚約,壞了蘇護要遵循的基本道德,帝辛的行為和強搶民女沒有任何區別,於私人而言則是敗壞五常,所以這首詩做的也沒有毛病。
歷朝歷代,只要是顧忌一點名聲的帝王,都不會強納有婚約的女子為妃,所以很多時期,但凡不想送女進宮,只要定下婚約就等於斷了這條路,主要就是三綱五常已經是道德的底線,一旦敗壞後果非常嚴重,對此曹老闆最有發言權。
而給不給這件事上,聞仲能辯忠奸的第三隻眼也沒用了,這種事不涉及到忠奸,純粹的權衡朝堂利益關係。
殷玄也知道他很煎熬,帝辛是他的弟子,文則思維敏捷,武能倒拽九牛,還有雄心壯志,遠超一般帝王之能,如果自己說帝辛是亡國之君,打死聞仲都不會相信。可之前殷玄的一番話,讓聞仲認識到了大商面臨的真正危機,又不得不權衡殷玄的話。
思慮良久之後,聞仲手心一翻,掏出一根二十一節金鞭遞給殷玄:“成湯六百年基業來之不易,你要謹慎使用此物,不可生事。”
“太師放心,我儘量不用。”殷玄收下,直接放進系統空間,這玩意關鍵時刻拿出來就好,次數多了讓帝辛生煩,也就壓制不住了。
“你有分寸,老夫就放心了。”聞仲說完就駕動墨麒麟,往軍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