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個大概的方位和自己跑山十年的經驗,目標明確地往前方走。

身後的大家像昨天一樣分散開找。

順著這個方向走了有半個小時,開路的宋樺樹等人從樹林子中間擠出來,低頭一看,這邊是一條小溪流。

宋樺樹在這周圍仔仔細細轉了一圈,叫道:“賀同志,你看著兒!”

他一邊說,一邊跳進小溪裡,溪水清澈,最深處也沒有成人小腿深,溪底沖刷著一片片鵝卵石。

宋樺樹在鵝卵石堆裡摸了摸,摸出一塊東西。

“乾電池!”

賀路生連忙接過,仔細一看,說:“是近兩年生產的。”

這種乾電池一般用於手電筒照明。

表面的花紋沒有磨損褪色,八成是最近才扔進溪水裡的。

有人一看,想高聲呼喚大壯。

“不行!”

“不行!”

賀路生和宋樺樹同時出聲。

賀路生解釋道:“如果咱們目前的情報沒有太大的錯誤,那麼這條溪流周圍上下游一定有人。”

不論是想在山上常住還是短住,水都是重要生存資源。

山上駐紮營地的時候,一般都會選在距離乾淨活水不遠不近的地方。

宋樺樹爬上樹,簡單判斷方位後表示,沿著河流走兩三個小時應該就能下山。

賀路生就和幾個公安同志商量了一下,將在場二十八個人分成兩隊。

手裡有槍的民兵和武裝部、公安同志們一共有十二人。給二隊分四人,一隊分八人。

剩下十六人,兩隊平分。

他和宋樺樹都在一隊裡。

賀路生說:“二隊順著河流往下找,出了林子就折回來,在這裡等候。一隊跟著我去上游。”

上游通往更深的山林。

宋樺樹沒辦法給出聲音方位的準確判斷,距離太遠了,早都失真了,只能給出一個範圍,差不多就在這條小溪附近。

但是一般來說,真要藏匿的人只會往深山裡去。

賀路生轉頭看著山林,心中有隱憂。

這……不像是普通的拐賣案啊。

首先,大壯走丟亂跑是偶然事件。

在這之下,從犯人的動機分析,有幾種情況。

第一,人販子很早就盯上了大壯,做足了準備,很有可能大壯上山的事情也是人販子引導的。

但是大壯本身是個“不怎麼值錢的十歲男孩”,說句難聽話,滿村三四歲的小男孩多得是,真的有必要蹲守這一個嗎?

第二,人販子盯上的小孩另有其人,帶走大壯只是順手的事兒。

然而不論是前山溝村還是離得近的後山溝村。都沒有別的走丟的孩子。

總不可能為了這個“順手”而驚動家長們,以至於不能擄走真正的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