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轉眼臨近玉秋結婚的正式日子,還有一週左右的時間。

鄒家人早早把新房和各項物品準備完善。連同過大年的東西也準備齊全。

婚禮現場都是在自家房子舉行。提前定好村裡的紅白喜事的大廚專業師傅就好。

結婚過程和車輛都要按照村裡老規矩習俗去辦!

鄒軍前幾天騎上大槓腳踏車跑東跑西,南北二屯送他和玉秋的結婚日期。

楊家楊宏這代老一輩子的人就剩他一個了。到了下一輩子的楊佔南兄弟姐妹幾乎都在外地老家,也就不需要蹬車跑路傳信。

唯一跟前本村的親三姑只因上次養了李峰的兒子,也和楊家分道揚鑣半夜三更一家人跑回外省老家。至於劉淑蘭親姐妹幾年前要麼不聯絡,要麼病死的。

三十多里地遠外村的只有小妹也是為了躲避超生到現在留在楊家,剛好玉秋結婚日子馬上到了就不走了。

遠方的親戚就要提前十幾天或二十幾天時間寫信,寫好信封到公社放入郵局門前綠色郵箱。

平信只需要花費四分錢。外 需花八分錢。

平信最短時間需要三天,最長半個多月的時間到達。

平信的投遞和接收不需要簽字。

掛號信能準確一些,要是怕丟失或是重要的事,選擇寫掛號信,郵費需要兩角錢。寫信人需要到鄉鎮郵電局投寄並進行登記。

要是有急事寫信來不及,就要到郵局寫上按字算錢的電報,也有加快電報需要的錢很多。

電報快按字算錢,僅需三個多小時就可以傳到,每個字需要四分錢,後來逐漸調整到一角五分錢。

往外寄信紙,寄東西,發電報,或是由外地親戚寄過來物品要到公社郵局辦理和領取。

楊玉寒提前十幾天寫給外省的大伯和大姐兩家信件同時到團頂山公社郵局寄了過去。

寫給大姐家的信紙內容是;

想念的大姐,大姐夫,你們好!你們全家都很好吧?

我們全家都很好的,不用惦念。

今日去信,不為別的事,就是楊玉秋與知根知底的同村小夥子鄒軍馬上要結婚了。他們的婚期定在本月的臘月二十。

現在剛好是農閒時期,大姐大姐夫和孩子一塊能參加這個婚禮甚好!若是不方便來等以後來也可以。

好了信就寫到這裡了!

此致,敬禮!

小妹,楊玉寒。

1979年1月9日

楊玉寒當時寫完大姐家的信後,接著馬上又寫給和大姐同住在一個外省,不同村子的大伯家寫了同樣內容的信紙,。

信件寄出十幾天後,楊家大門口站著一位,全副武裝軍綠色的郵遞員小哥。

郵遞員小哥一身穿著軍綠色衣服褲子,腳穿一雙深綠色解放棉鞋,頭戴一副深綠色帶耳朵的棉帽子。

年輕的郵遞員立穩大槓腳踏車,拿掉深綠色大棉手悶子置於車座上,他快速開啟掛在車後座旁邊的深綠色大包袱。

然後從大包袱裡面滿滿的信件裡只翻找一小會,並同時拿出兩封信,遞給站在身邊等待拿信的楊玉寒手裡。

楊玉寒接過一個白色信封,另一個是黃色信封。然後她說了聲,“謝謝郵遞員小哥。”

郵遞員小哥朝她微微一笑,然後他快速收拾好裝滿信件的大包袱,帶好棉手悶子,調轉腳踏車車頭,單腿跨上腳踏車回頭說道,“再見,小姑娘。”

楊玉寒回了他一個假笑,接看著郵遞小哥的腳踏車朝西面的土路飛奔而去!

她看了下,白色信封的是大姐家的住址。黃色信封是大伯家的住址。

然後她跑進了南廂房東屋子。

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