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曾思量過,只是未曾有個周全的謀劃。”

“崔道長,您一人一年能救多少病人?”凌逸塵勒住馬韁,轉頭望向崔文子問道。

崔文子微微一嘆:“我一年救治病人,估計一千不到。”

凌逸塵神色凝重起來:

“給您算一千。就算您帶個徒弟,也不過一年最多救治一千五的病人。”

可天下百姓何止千萬。單靠您是救不完的。”

“崔文子苦笑:“侯爺所言極是,只是這世間病痛無窮,我等醫者也只能盡力而為。”

凌逸塵目光灼灼:“崔道長,我有個想法。”

“若能將您的醫術以及眾多醫家的本事匯聚起來,傳授給更多的人。”

“讓他們成為大夫,如此一來,救死扶傷之人不就更多了嗎?”

崔文子一怔:“侯爺的意思是?”

凌逸塵接著道:

“我想建立一個地方,一個專門讓有志學醫之人可以系統學習的所在。”

“可以請您,還有其他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大夫們一同來教授知識,答疑解惑。”

崔文子面露猶豫之色:

“這……侯爺,學醫需有天賦與耐心,並非人人可為。”

“且此事耗費精力巨大,我等如何能確保所教之人皆能成材?”

凌逸塵耐心勸道:

“道長,誠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良醫,但只要廣納學子,精心培育。”

“哪怕只有一部分人學有所成,那也比現在大夫稀缺的狀況要好上許多。”

“您也知曉,如今大秦各地,因大夫不足,多少百姓患病而得不到及時救治。”

“若有了這樣一個授學之地,日後各地都有學成的大夫,百姓的生機便多了幾分保障。”

崔文子沉思片刻:“可這等事,非一時之功,且需要諸多籌備。”

凌逸塵拍了拍胸脯:

“道長放心,籌備之事我自會全力承擔,只盼您能應允參與其中。”

“以您的威望與醫術,定能吸引眾多學子前來,也能引領教學之事順利開展。”

崔文子又思索了一會兒,緩緩點頭:

“侯爺既有此等決心,貧道便也不好再推辭,願助一臂之力。”

凌逸塵面露喜色,激動道:

“崔道長肯相助,實乃萬民之幸!我已思量多日,此學府當廣納賢才。”

“不論出身貴賤,但凡有心向醫,皆可入門受教。您以為如何?”

崔文子微微頷首:

“侯爺此舉甚是開明,學醫之道,天賦固然重要,然恆心與仁心亦不可或缺。”

“只盼日後學子皆能秉持初心,救死扶傷。不過,這教學之法可得好好思量。”

凌逸塵點了點頭,

“正是此理。我欲將這學府建於咸陽近郊。”

“那裡交通便利,資訊暢達,便於四方學子匯聚,亦利於與各方醫學交流互鑑。”

“且我會懇請陛下恩准,調配充足物資,打造優良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