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澀。
泉源開始害怕待在那個家裡。即使是非常期待的父愛也沒有辦法讓她高興起來。大家都以為她是怕生或者想念母親。繼母還把她抱在膝上:“等你媽媽回來就送你回家。”
泉源垂下頭。大家還以為這是小女孩在鬧彆扭,誰也不知道是繼母用指甲狠狠掐了她的手臂。泉源覺得很疼,但她沒有哭也沒有說話,她害怕繼母。
泉源曾經就是這樣一個很乖,很乖,又很愚蠢的小孩。
泉源在父親家裡住了半個暑假,然後迫不及待地回到母親身邊了。其實她在五歲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有個父親。五歲的有一天父親突然出現在狹小卻溫馨的家裡,跟泉源的母親發生了小小的爭執又冷靜下來互相達成了協議。有時候父親會接泉源出去吃一頓飯,帶泉源在身邊待一天,泉源會覺得非常開心。她並沒有想過父親與母親為什麼並不住在一個家裡。她甚至會覺得這才是正常的家庭關係。每個孩子都擁有兩個家,一個屬於父親,一個屬於母親,每個孩子都擁有兩份來自兩個家庭的愛。
那個時候泉源的父母關係並沒有那麼糟糕,他們就像多年未見的摯友,雖然並不熱絡但卻足夠默契。年幼的泉源並不能揣摩父母之間的感情,不能夠揣摩他們會不會還對彼此抱有情誼又會不會懊惱年輕時衝動的決定。泉源的父母非常剋制,即使在父親接送泉源的時候也並不做過多交談。泉源當然也不清楚那是不是餘情未了,又是不是欲蓋擬彰。是不是道德約束著情感,令兩人都無法言說。她當然什麼都不知道,她在那年紀還不明白世界上有愛情存在。她對男女之間的感情的理解僅僅止步於一個王子如果遇見一個公主,他們最後會在城堡裡舉行婚禮。故事總有個女巫或者善妒的壞女僕,這是泉源非常非常討厭的角色。
五歲這年泉源住進父親家的原因是母親的學校給學生開了個興趣夏令營。泉源的母親是個繪畫老師,她要跟夏令營的學生們一起在外一個月。也許也抱持著讓女兒有機會跟父親親近一下的想法,泉源的母親沒有帶泉源走,而是把她交給了自己曾經的戀人。
泉源是滿懷期待地離開的。回來的時候她掙脫父親牽著自己的手,一下子撲進母親的懷裡。
她小聲啜泣。
母親問:“毛毛想媽媽了嗎?”
毛毛是母親為泉源取的小名。泉源小時候頭髮纖細毛躁,而且還總有一點營養不足般的枯黃。
泉源說:“想。”
誰都不知道幼小的泉源受了怎樣的委屈。
她不肯說給自己的媽媽知道。
她隱約覺得父親家的那個阿姨對自己最愛的母親抱有敵意。她想,如果她說出口母親一定也會難過。
泉源曾經就是這樣一個很乖,很乖,很愚蠢,又很敏銳孝順的孩子。
然後泉源到了六歲。
泉源的生日是在秋季。到了六歲的那個秋天父親開始減少跟她見面的次數。即使見面父親也總是顯得憂心忡忡——泉源的弟弟生病了。
泉源的父親與繼母有個自己的男孩。男孩比泉源小几個月。外祖父母對他非常溺愛,總是接去國外度假小暑。因為是個身體不怎麼好的小男孩,所以泉源的父親只帶他跟泉源見過一兩面。小男孩好像並沒有怎麼顯示出對泉源的敵意。那個時候他就開始生病了,據說第二年春天開始就要長期待在國外療養。長大以後泉源對自己這個弟弟的記憶已經非常稀薄了。只記得他看起來像個女孩子一樣文靜,又十分蒼白憂鬱。
泉源六歲的夏天,弟弟死去了。
泉源只記得冬天的時候被帶去醫院驗過一次血,後來在病院裡見了一眼沉沉睡著的細瘦虛弱的弟弟。
那是泉源對弟弟的最後印象。
其實在冬天開始的時候泉源會每個星期在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