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風雲際會破危局,各顯神通挽狂瀾(第2/3頁)
章節報錯
新理念的堅定信念,漸漸佔據了上風。最終,李承乾見大勢已去,也不好再偏袒保守一方,便宣佈支援蘇瑾繼續推行文化教育革新,不過要更加謹慎地把控其中尺度。蘇瑾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日後推行革新還需更加用心,以防再有類似的阻礙出現。
韓烈邊境除患穩軍心
韓烈在邊境積極應對周邊部落的侵擾和內部的隱患。他先是憑藉著設下的伏擊圈,多次成功擊退了小股部落隊伍的騷擾,讓那些部落嚐到了苦頭,不敢再輕易進犯。而後,他收集好了那親信將領擾亂軍心、破壞邊境防禦的證據,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將證據一併附上,透過可靠的渠道送到了朝中一位德高望重且正直的大臣手中。
這位大臣收到書信後,深知此事重大,便找了個合適的時機,在朝堂上向皇帝李承乾稟明瞭邊境的真實情況。李承乾起初還想袒護那親信將領,畢竟是他派去的人,可當看到那確鑿的證據時,也不好再強詞奪理,只得佯裝憤怒,下令將那親信將領召回京城,嚴懲不貸,同時對韓烈在邊境的應對舉措表示了肯定,還額外撥了一批物資給邊境守軍,用以加強防禦。
,!
韓烈藉此機會,重新整頓了邊境軍隊。他召集所有將士,開誠佈公地說道:“兄弟們,之前邊境出現的那些亂象,皆是有心之人妄圖破壞我等守護家園的決心,如今陛下已明察秋毫,我等更要齊心協力,守好這大乾朝的邊境,絕不讓外敵有可乘之機!”將士們歡呼響應,邊境的軍心再次穩定下來。
韓烈還主動與周邊部落中一些較為理智的首領取得聯絡,邀請他們前來會談。在會談中,韓烈表明了大乾朝希望和平共處的誠意,同時也警告他們,若再有部落肆意侵擾邊境,大乾朝定不會坐視不管。那些部落首領見韓烈如此強硬又不失誠意,紛紛表示願意約束自己部落的人,維持邊境的和平,還願意與大乾朝繼續開展互市貿易,邊境的局勢逐漸緩和下來。
李承乾的權衡與新謀
李承乾在看到林嶽、蘇瑾、韓烈各自化解了危機後,心中雖有些不甘,但也明白當下大乾朝還需要他們的力量來維持繁榮穩定。他開始重新權衡利弊,覺得暫時不能再對他們進行太過明顯的打壓,而是要換一種方式,讓他們能繼續為自己所用,同時又不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統治。
於是,李承乾想出了一個新的計謀。他下旨讓林嶽、蘇瑾、韓烈三人回京城述職,表面上是要嘉獎他們的功績,實則是想將他們調離自己的勢力範圍,放在眼皮子底下更好地掌控。同時,他準備在京城給他們安排一些看似重要卻又實權不大的職位,讓他們陷入繁瑣的事務之中,無暇再去擴大自己在外面的影響力。
此外,李承乾還秘密吩咐身邊的太監和一些心腹大臣,密切留意三人在京城的一舉一動,收集他們的言行舉止,看看是否能從中找到可以進一步拿捏他們的把柄。他深知這三人皆是有主見、有能力之人,要想完全掌控他們並非易事,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手段夠多,總能讓他們乖乖聽話,為自己的統治服務。
三人返京的變數
林嶽、蘇瑾、韓烈接到皇帝的旨意後,雖心中有些疑惑,但皇命難違,只得收拾行裝,準備返回京城。林嶽擔心自己離開後海上貿易會再次出現問題,便仔細地將後續的事務交代給了手下幾位得力的將領,叮囑他們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可放鬆海上的防禦。
蘇瑾則想著回京城後要如何向皇帝進一步闡述文化教育革新的後續計劃,爭取更多的支援,同時也在思索著京城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阻礙。
韓烈更是放心不下邊境,臨行前反覆巡查了邊境的防禦設施,對將士們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一定要守護好邊境的安寧。
然而,就在他們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