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林沖其人(第3/4頁)
章節報錯
關係便變得頗為微妙,再不復從前那般親密無間了。
魯智深與林沖之間曾經深厚的兄弟情誼不知何時起出現了裂痕,如今的魯智深再也無法像從前那般親切地稱呼林沖為兄弟,取而代之的只是淡淡地、略帶客套意味地喊出一聲:“林教頭。”
而林沖所犯下的第三件大錯便是那令人詬病的“不忠不義”之舉——火併王倫。
遙想當年,林沖初上梁山之時,王倫雖心中有所顧慮並不願接納於他,但終究還是備好了錢財,打算好言相勸讓其自行離去,如此做法倒也算合情合理。
待到後來,林沖無奈之下只得獻上投名狀以表忠心,王倫見此情形最終還是納下了他。既已歸入梁山,自當講求忠義二字。況且,王倫絕非如同高俅那般陰險狡詐之人,未曾對林沖有過半分誣陷之辭,更不曾存有謀害他性命之心。
然而,無論如何,王倫總歸是收留了走投無路的林沖。可誰能料到,就在晁蓋率眾登上梁山之際,吳用不過略施幾句激將之法,林沖竟然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火併了王倫!那出手之狠辣,毫無半點留情之意,直看得一旁的朱貴等人目瞪口呆,全然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竟是昔日他們所熟知的林沖所為。或許此時此刻,就連朱貴等人的內心深處也不禁暗自思忖:
怎會想到林沖竟會是這樣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即便王倫當真罪該萬死,卻也輪不到林沖親自動手啊!要知道,起初王倫之所以不願意收下林沖,無非就是擔心自己難以駕馭得了這位武藝高強的好漢罷了。
林沖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是恰恰印證了王倫最初的那些念頭嗎?想必此處有眾多讀者未能透徹理解林沖緣何要斬殺王倫這一情節。究其根源,實則在於林沖內心深處那強烈的體系驕傲感作祟。
要知道,若是高俅欺壓於他,林沖或許並不會過多反抗。畢竟,高俅身為上官,林沖對於整個封建官僚體系的尊崇與維護可謂根深蒂固,認為遭受上司欺凌亦屬平常之事。然而,王倫又是何方神聖呢?在原著之中,林沖曾先後三次怒斥道:“此乃一介落第的老酸儒罷了!”他實在想不通,這樣一個連體系門檻都未曾踏入之人,竟敢如此肆意地折辱於他。
諸位是否已經明晰其中緣由?林沖始終自視為八十萬禁軍教頭,身份地位何等尊崇。而王倫呢?在林沖眼中,無非就是個名不見經傳、不入流的落魄文人罷了。正因如此,林沖心中那份源自體系的驕傲使得他難以容忍王倫施加給自己的種種羞辱,並自此將這份怨恨深埋心底。
仔細剖析林沖所行之三件大事,不難發現其背後皆貫穿著一條核心主線——對“體系”堅定不移的擁護。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林沖與宋江頗為相似,甚至在內裡本質上幾乎如出一轍。他們二人皆是對體系懷有極度痴迷之情,一心只想躋身於體系之內,謀求一席之地。
再看原著當中,當高俅被擒獲至梁山之際,面對這等血海深仇,林沖卻竟然毫無作為。這看似令人費解之舉,但若結合上述林沖對於體系的態度來審視,便也能釋然了。因為在林沖心目中,即便個人仇恨再如何刻骨銘心,但與維護體系的穩定和自身在體系中的地位相比起來,終究還是顯得微不足道啊!
林沖竟然連象徵性地做做樣子都不屑一顧!他毫不猶豫、毫不掩飾地就與梁山眾人一同熱情款待起高俅來,不僅如此,他還親自陪在一旁開懷暢飲呢!
要知道,就林沖這般行徑,遭到梁山眾人的鄙夷和輕視那簡直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啦!雖說這梁山好漢們多數並非什麼良善之輩,但至少他們在表面上還是頗為講究一個“義”字的呀!
像林沖這樣背信棄義、毫無骨氣的卑鄙小人,又有誰膽敢與之結交往來呢?恐怕大家都會對其避而遠之吧!畢竟,與這樣的人相處,無異於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