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以武為尊,格鬥冠軍(第1/3頁)
章節報錯
“各位,下面我宣佈對於米國提出的提議各武盟成員的票數。”
大會的主持人站在主席臺說道。
“贊成票數15,反對票數15。”
聽到這個結果,
所有來參加武盟大會的人都沒有太過驚訝的表情,
因為他們知道武盟一共三十個成員國,基本上都站了隊。
恰好是一半一半。
接著,主持人繼續說道:
“由於贊同與反對的票數一致,所以按照傳統慣例,將以武盟特有的方式進行抉擇。”
聽到這句話,
兩個陣營的成員臉上出現不同的表情,
米國那邊似乎早就有所預料,
尤其是霓虹國,
每個人的臉上都盪漾著陰沉的笑容。
反觀,
華夏國聯盟那邊,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絲憂慮。
因為,
武盟特有的方式很簡單粗暴——就是比武。
因為武盟畢竟是武者的聯盟,以武為尊,誰更有實力誰就有話語權,
武盟的規定——當一項決策的提出產生了分歧以後,
雙方將用比武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贏得一方將佔取主動權,
通常比武並不是一戰結束,
而是採取至少兩輪的多輪的比試,
每一輪的獲勝方將獲得額外的一票,
當一方多於另外一方兩票後,
比試結束,提議的決策是否透過也有了結果。
其實,
決策是否透過有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一結果關乎著大國的臉面,必須要取勝!
所以說,
這次的武盟大會,無論參與的哪個成員國家,都帶著自己國家的最強戰力,等待著比武為尊的開始。
“各方代表,今天的會議結束後,比武為尊的地點將會通知到各位的手中。”
會議的主持人說完便離開。
雖然會議結束,但是各成員國的人並沒有離開,而是在商討著對策。
看似簡單粗暴的戰鬥比試,
但是這其中卻充滿著謀略,
因為雙方彼此都很瞭解對方的強大戰力,優點缺點,剋制關係都是一清二楚,所以怎樣排兵佈陣將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對此,
雙方需要細緻入微的研究討論。
華夏和蘇俄陣營這邊主要是段觀閣和阿洛夫討論讓人出戰。
“段長官,為什麼袁老和一念大師都沒有來?”
阿洛夫堅若磐石的臉頰有一絲不解,
早就注意到華夏此行的隊伍中並沒有這兩個華夏最強者,
只有段觀閣和幾個不到武尊境的手下。
這讓他有些擔憂這次比試的結果,
因為以武為尊的規則雖然可以一個人一直在場上,但是面對同境界的強者,一般強者比拼一輪就幾乎耗盡了身體內的武魂之力,
根本沒有繼續戰鬥的能力,
所以,
強者的數量將很大程度決定了這次比武的勝負。
“國內暴亂不止,兩位前輩都去平定災禍了,畢竟相比米國和倭國那群喪盡天良的國家來說,我們是以人為本,不會放棄他們的。”
段觀閣解釋道,
接著,
他看向不遠處的林凡,又無比自信地說道:
“況且,這次比武,我們根本不需要那兩位前輩,我們就足夠了。”
聽到這話,
阿洛夫臉頰微微顫動了一下,
他不知道段觀閣為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