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人雖沒露面,但人就在清寧宮正殿坐著。

一直到陳貴過來通稟說齋醮儀式快要完成了,她才以慵懶的口吻吩咐:“那就把人請進殿來吃茶……讓人做事,總不能白用。”

陳貴恭敬回道:“是。”

說完出外邀請李孜省。

過了不多時,李孜省出現在清寧宮殿門處。

李孜省倒是很識趣,一改先前那副冰冷的神色,將拂塵一撩,畢恭畢敬道:“臣參見太后娘娘。”

“這不是李卿嗎?許久不見,快過來讓哀家看看……嗯,是比以前清瘦了不少,看來朝堂不是個養人的地方,李卿為國事操勞,這兩年沒少吃苦頭吧?”

周太后一上來就表現出對李孜省關心的樣子。

李孜省笑道:“娘娘言重了……臣下平常在朝堂辦差,雖事必躬親,矜矜業業,但也沒吃什麼苦。

“倒是陛下為大明江山社稷日夜操勞,龍體日見消瘦,臣下心中感喟,只能鞠躬盡瘁以報答陛下知遇之恩。”

“忠臣吶!”

周太后指著李孜省,對旁邊的陳貴道,“哀家一向都說,李卿乃我大明第一忠臣,絕對不是什麼言過其實,乃實事求是也。”

李孜省琢磨了一下,這話聽起來怎麼那麼彆扭呢?

什麼言過其實,又什麼實事求是,你越強調,越像是在諷刺我。

“賜座。”

周太后似乎絲毫也沒覺察自己的言語有何不妥,讓人給李孜省搬了把椅子過來。

李孜省躬身行了一禮,然後坐下。

倒不是說他不客氣,而是因為平常跟皇帝見面,皇帝也會賜座,太后地位再高,比之皇帝終歸還是要差一些。

等客人落座後,周太后並沒有將陳貴屏退,目光投注到了李孜省身上,嚴肅問道:“李卿,你舉行這場齋醮,可有在清寧宮裡裡外外發現邪祟之物?”

李孜省道:“臣下修習的乃道家五雷法,並不能通鬼神。”

“哦,各種道法之間有何區別呢?”

周太后好似認真跟李孜省探討學術方面的問題。

一旁的陳貴笑道:“老祖宗,鬼神之說多見於釋家,乃說鬼神也處於六道之內,而道家多不提倡這個。”

“是嗎?為何哀家聽說,道家也講究這個?”

周太后蹙眉,似乎對這解釋不滿意。

陳貴道:“道家中講鬼神的多為市井騙徒,而李師精擅五雷法,並對符籙等事有所涉獵,煉丹一途也頗有造詣。”

周太后想了想,還是不太理解,無奈道:“哀家還以為,佛道都是以驅散邪祟為目的,不然舉行齋醮作何?

“不過想來也是,道法高深之人,從來不屑於以市井小民的想法修道……哀家這皇兒,大概對鬼神之說也不感興趣吧。”

李孜省聽了這話,尷尬得想摳腳。

這不擺明是在諷刺他,皇帝慕道是希望獲得長生,你們為了迎合他,就把道家中的鬼神之說給拋棄,專門講什麼長生不老,以此來換得皇帝的信任?

有見過皇帝在意自己死後是當神還是當鬼的?

“不過……”

周太后話鋒一轉,旋即又道,“世間這麼多修道者,能準確預言兩次地動,並藉機推算國運者,舍李卿還有何人?

“說你是當世奇人,都折煞你了,應該說你乃千古一人才對。”

李孜省被周太后這一拉一扯,整得頭腦發昏,只能起身恭恭敬敬行禮:“太后娘娘過譽了。”

“沒有,哀家是由衷而發。”

周太后示意李孜省坐下,然後道,“你讖言泰山地動,可算是為東宮做了點好事,據說皇帝因此放棄了一些想法,如今更是要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