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一環套一環(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初見來瞻,也覺得他說話辦事水平低劣,有些不放在心上,誰知長久相處就發現他身上有許多閃光點,連連給人驚喜……你再看看這個。”
龐頃接過來,馬上看上面內容。
李孜省解釋道:“這是給欽天監的一張條子,讓欽天監的人做到人人心裡有數,若是陛下問及泰山這場地動,他們就按照我所說上奏。”
顯然李孜省已經在規劃下一步行動,那就是如何利用這場泰山地動來為自己謀求政治資源。
“道爺,您是說,咱要成全東宮,助他穩固儲君之位?只怕如此,會引得陛下對您產生嫌隙,被人趁虛而入。”
龐頃以幕賓的身份,勸說道。
李孜省道:“泰山自古便象徵國朝社稷江山,因在東方,也與東宮國本緊密相連。如今泰山地動,正是上天降下警示,讓陛下輕易不要動易儲之心,我如此上奏,不過是盡臣子之本份,何錯之有?”
龐頃道:“可朝中上下,從陛下到閣老,再到六部中多數大臣,似乎都不太向著東宮。”
“你是說,我會成為眾矢之的?”
李孜省搖頭輕笑,“錯了,錯了,我的意見才是他們的風向標,一個個都是牆頭草,有何原則可言?
“我助太子穩固儲君之位,功不在當下,而在將來……這點你都看不透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時龐頃已經看出來了,李孜省這是仗著自己準確推測出兩次地震,成為人人眼中的活神仙,再利用這層身份為自己謀求將來。
在成化朝,李孜省的官基本做到頭了。
李孜省為了以後也能享受今日的榮光,自然要在儲君身上下本錢。
龐頃道:“泰山地動,也可說是上天對太子不甚滿意,乃更迭太子的預兆。如今事是您推測出來的,怎麼個說法,都在於您一面之詞,陛下都會聽取,朝中人也不敢有異議,您又何必逆聖上之意而為呢?”
“唉!”
李孜省嘆道,“你以為我不想嗎?但陛下要立的是邵妃之子,我與他們母子也無甚往來,何況他們還有陛下和萬貴妃相助,我幫了他們母子,他們真會記我的好?”
龐頃想了想,道:“也是,太子如今勢單力孤,無依無靠,他定會記得您的恩情。”
李孜省笑道:“還是你懂我……要幫,就幫那種身處絕境,且羽翼未豐者,自古以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樣太子將來必然會倚重於我,就算再不濟不還有張來瞻相助於我嗎?”
龐頃道:“就怕張家女想要選上太子妃不容易。”
“那就要看我怎麼出手了。”
李孜省笑眯眯道,“最近太后那邊,說要在清寧宮辦一場齋醮,經歷此番成功預測泰山地動之事,齋醮必然會由我來主持。只要我跟太后稍微那麼一提……呵呵。”
“道爺高明,太后娘娘一向站在太子一邊,她老人家最希望保證東宮儲君之位穩固,您此番又心向太子,在選太子妃這件事上,太后娘娘的意見又佔據主導地位,那真就是您說誰那便是誰了。”
連自詡國士的龐頃都佩服李孜省的謀劃。
走太子的路徑是行不通的,因為太子是儲君,身份地位特殊,在沒有出來監理國事前,誰跟太子走得近,誰就有謀反的嫌疑。
但跟太后走得近,那就沒什麼了,反正他李孜省乃道士出身,去後宮辦道場,充分利用一下週太后的心思,讓周太后幫他孫子選個妃子,一切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眼下最不好辦的反倒是陛下的意見。”
李孜省笑容滿面,“不過陛下素來信奉天意,我說泰山地動是上天預警,不能易儲,陛下就會採納,到時再以東宮大婚來沖喜,向上天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