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沒抄蘅蕪苑的原因……(2)(第3/3頁)
章節報錯
母身旁的鴛鴦、琥珀等那些大丫鬟們個個都精明強幹,絕非等閒之輩;再加上賈母從孃家帶過來的陪房媳婦,還有這些媳婦的晚輩女性們,哪一個又是省油的燈呢?
她們小心翼翼地端著賈母那精緻華貴的碗,心中雖然對某些不公之事有所不滿,但卻萬萬不敢去砸賈母的鍋。畢竟,這榮國府可是歷經數代傳承下來的名門望族,其根基深厚、勢力龐大,稍有不慎便可能惹禍上身。只要是在這府內發生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她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第一時間向賈母稟報。
要知道,在這榮國府之中,幾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瞞得過賈母那雙慧眼。即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傳到賈母耳中,也有可能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就在此時,邢夫人和王夫人正暗地裡醞釀著一場驚天動地的抄檢大觀園事件。這件事情關係重大,牽扯眾多,就連一向精明能幹的王熙鳳也不敢輕易地將此事直接告知賈母。然而,以王熙鳳的聰明才智,又怎會甘心對此事坐視不管呢?於是乎,她在暗中巧妙地運用各種手段,試圖透過迂迴曲折的方式讓賈母知曉其中內情。
比如說,她可以授意自己的心腹平兒去找鴛鴦閒聊幾句。只需寥寥數語,便能不動聲色地點出關鍵所在,從而引起鴛鴦的警覺,並由鴛鴦再轉達給賈母。如此一來,既能達成目的,又不會太過張揚。
正是因為有了賈母在背後的默默支援,才有了後來探春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抄檢時所展現出的那份從容與鎮定。當得知訊息之後,探春立刻猜到其中必定另有隱情,否則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於是,她果斷命令一眾丫鬟們手持蠟燭,大開院門,嚴陣以待。
待到抄檢之人到來之時,探春毫無懼色,直接了當地質問眾人此舉究竟所謂何事。不僅如此,她更是義正言辭地將在場所有人都狠狠地訓斥了一通,絲毫不留情面。這一刻,探春猶如一位威風凜凜的女將軍,憑藉著自身的膽識和氣魄,成功地震懾住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由此可見,像這般龐大的家族內部,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利益糾葛錯綜複雜。而在這紛繁複雜的局面當中,若想站穩腳跟、維護自身權益,除了要有過人的智慧和謀略之外,還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靠山才行。
家,就如同那擁有眾多肢體的百足之蟲一般,如果只是從外部遭受攻擊,短時間內是難以被消滅殆盡的。畢竟,這可是古人口中的至理名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啊!要想讓這個龐大的家族徹底衰敗、一蹶不振,往往需要從內部開始自我毀滅、相互殘殺才行。
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探春在抄檢大觀園時,毫不畏懼地直接給王善保家的一記響亮耳光這樣的驚人之舉。依照豪門貴族通常的生活準則和規矩來說,探春本可以對王善保家的這種下人不屑一顧,但她卻不能不顧及伯母邢夫人的顏面。即便心裡再不待見王善保家的,也萬不可當著眾人的面讓邢夫人的陪房丟盡臉面。要不然,一頂大大的“不孝”帽子必然會穩穩地扣在探春的頭上。
然而,倘若此刻探春所代表的並非僅僅是她自己,而是背後有著賈母撐腰作主,那麼情況可就大不一樣啦!
探春怒扇王善保家的這一巴掌,即使邢夫人心中對此事耿耿於懷、充滿怨恨,她所能記恨的物件也只會是王夫人,而非探春本人。而精明如王熙鳳者,則巧妙地在這場風波中隱匿了身形,不僅沒有受到絲毫牽連,反而順帶讓邢夫人在賈母跟前碰了一鼻子灰,大大地出了一次醜。
其實,王熙鳳深知自己絕不能真正與王夫人徹底翻臉決裂,畢竟王夫人想要透過抄檢大觀園來實現的那些目標,作為侄女兼得力助手的她無論如何都得全力協助、幫襯到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