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周太后頗感興趣地打聽,“李卿,問句不中聽的,你是如何識得此人,並得知此事的?”

“太后明鑑,臣下與此人有一些交集……概因通政使司內有一經歷名叫沈祿,與這張氏一門為姻親。這張氏家族曾出過遼東巡撫,名叫張岐者,此人乃張岐從弟。”

李孜省好似開啟話匣一般,開始給周太后做各種安利。

周太后微笑道:“出身名門,不但本身才貌好,也有教養,如今還身在京師……條件很符合嘛。”

“是的,太后娘娘。”

李孜省眉飛色舞道,“臣之所以知曉此事,乃因其父在河間府時,懸壺濟世,為人防治痘瘡,功勞卓著,地方官員和科道言官皆為其請功。如今到京師後,陛下也吩咐讓太醫院的人配合其在京師為人種藥治病。臣下關心此事,問過沈祿,因而得知。”

周太后擊節讚歎:“哎呀,不但出身好,其父還有濟世為懷的博大胸襟,怎麼看都是良選。”

李孜省笑道:“臣也並非是有心觀察,只是聽聞張監生想讓其女應選太子妃,又恰逢太后相問,臣才如實說出來。”

意思是,我可不是主動說的,是你一再相逼,我才把自己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和盤托出。

你可別賴我心懷不軌,老早就尋找合適人選要成為太子妃。

周太后對此似乎很滿意,笑道:“李卿,你不但是大明股肱之臣,遇到大事時還能做到兼聽則明,有心為朝廷選拔人才,且能為哀家分憂解難,哀家認為你做得很好,並沒什麼不妥。”

,!

“太后謬讚了。”

李孜省繼續在那兒謙虛。

周太后道:“人呢,哀家記下了,興濟張氏之女,父親乃監生?”

“是,其父名張巒,字來瞻。”

李孜省道,“臣因種藥防痘等事,與之見過,從談吐到為人都值得稱道。不過臣與他並未有深交。”

周太后繼續微笑點頭,道:“若是人送到哀家這裡,定會留意此女,但她能透過前面的遴選嗎?”

“這……”

李孜省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問題太過尖銳了。

周太后笑道:“若此女那麼優秀,過前幾步的遴選,應該不是什麼問題吧?”

李孜省道:“這個臣也不敢確定,但料想……應該問題不大。”

“嗯。”

周太后道,“那你可要留心一些,若還有什麼人比較合適,回頭你差人告知哀家,哀家也都會留意。”

“是,是。”

李孜省本還在為要不要跟周太后推薦張巒之女而發愁,但經過周太后這麼一番“斡旋”,突然感覺心情舒暢。

還是老太太會做人。

簡簡單單幾句話,便打消我的顧慮,急我之所急,並能化解場面上的尷尬,鋪好一條坦途,不愧是人精。

“外面有人嗎?為何火盆遲遲未送來?”

周太后突然大喊了一聲。

外面並沒有人應答,顯然沒人在門口偷聽。

李孜省笑著起身:“太后娘娘,您這邊先坐著,容臣前去為您傳話。”

“這怎麼合適?你是客人,豈有勞煩客人的道理?”

周太后一副很講規矩的樣子。

李孜省卻很識趣,趕緊挪步:“太后娘娘您實在是太見外了,臣在您面前,就是個跑腿做事的,何必如此抬舉臣呢?

“臣這就去,這就去……”

今晚零點上架,到時候先更三章以賀,明天保底再更四章,請兄弟姐妹們踴躍支援,訂閱和月票多多益善,成績越好更得越多,拜託大家了!

:()寒門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