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馬不停蹄地往京城趕去,一路上風塵僕僕,心中的憂慮如影隨形。他深知此次京城內亂若不能妥善解決,大乾朝的根基必將動搖,之前在邊境浴血奮戰所換來的暫時安穩也將化為泡影。

終於,京城那巍峨的城門出現在了眼前,可往日那繁華熱鬧的景象卻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隱隱的慌亂與不安。百姓們行色匆匆,臉上滿是擔憂之色,街頭巷尾都在傳著那些擾亂人心的謠言,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整個京城都籠罩在陰霾之中。

李承乾徑直進宮,剛踏入宮門,太子太傅便匆忙趕來,見到李承乾,面露焦急之色,趕忙行禮後稟報道:“陛下,您可算是回來了,如今京城這局勢越發混亂了。那些奸佞之臣暗中串聯了不少官員,在各個衙門故意拖延政務,致使諸多關乎民生和軍備的事務停滯不前。而且他們還蠱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在城中四處散播謠言,說我大乾朝氣數將盡,邊境已無力抵擋外敵,百姓們惶恐不安,市面上物價也開始飛漲啊。”

李承乾臉色陰沉,眼中滿是怒火,他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這些亂臣賊子,朕定不會輕饒了他們!太傅,可知為首之人是誰?”

太子太傅微微皺眉,回道:“回陛下,據微臣暗中探查,此事背後主謀乃是吏部侍郎王崇和戶部郎中趙毅,他們二人平日裡便野心勃勃,見陛下您離京赴邊,便覺得有機可乘,妄圖攪亂朝綱,從中謀取私利,好為日後進一步掌控朝堂做準備呢。”

“哼,好大的膽子!”李承乾冷哼一聲,“朕在前方為守護江山社稷殫精竭慮,他們卻在後方如此胡作非為,簡直是目無君父,罪該萬死!”

當下,李承乾立刻召集還忠心於朝廷的大臣們進宮議事。不多時,御書房內便聚齊了一眾臣子,眾人皆是滿臉憂色,見到李承乾歸來,眼中才燃起一絲希望。

李承乾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沉聲道:“諸位愛卿,如今京城內亂,形勢危急,朕今日召集大家來,便是要商討如何平息這場禍亂,還京城一個安寧,還大乾朝一個穩定的朝堂,大家有何良策,儘可說來。”

刑部尚書站出來,拱手道:“陛下,那王崇和趙毅等人暗中勾結,犯下如此大罪,理當立刻緝拿歸案,嚴刑審訊,揪出他們背後所有的同謀之人,以正國法,也好讓其他心懷不軌者不敢再有異動。微臣願親率刑部精銳,前去將他們一網打盡。”

“刑部尚書此計雖好,但那王崇、趙毅二人如今必定有所防備,若貿然行動,恐打草驚蛇,讓他們逃脫或者狗急跳牆,做出更過激之事,危害京城百姓啊。”吏部尚書出言提醒道,他深知那二人的狡猾程度,不可輕舉妄動。

禮部尚書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可先從輿論入手,他們能散播謠言擾亂人心,咱們也能澄清事實穩定民心。不妨讓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在城中各處設臺,向百姓們說明邊境之戰的真實情況,告知大家我大乾朝雖面臨困境,但仍有能力抵禦外敵,且陛下您已在積極籌備各項事務,讓百姓們重拾對朝廷的信心。待民心穩定後,再去對付那王崇等人,便可減少諸多變數。”

李承乾微微點頭,覺得禮部尚書的話頗有道理,說道:“禮部尚書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務必儘快讓百姓們知曉真相,莫要再受那些謠言蠱惑。另外,朕也會下旨,讓各地官員配合,穩定物價,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切不可讓京城陷入混亂無序之態。”

“微臣遵旨。”禮部尚書領命退下後,李承乾又看向其他大臣,“那王崇和趙毅二人,還需想個妥善之法將其拿下,諸位愛卿還有何想法?”

這時,一直未出聲的大理寺卿上前奏道:“陛下,微臣以為,可先派人暗中監視王崇和趙毅的府邸及日常行蹤,收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