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內外兼修促發展,盛世宏圖展新顏(第1/3頁)
章節報錯
林嶽自遠洋探險歸來後,帶回的新航線和新奇物資在大乾朝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眾多商人聽聞後,紛紛找到林嶽,渴望能跟隨他開闢的道路,投身到更廣闊的海上貿易中去。林嶽深知這是大乾朝海上貿易進一步騰飛的契機,便向朝廷提議,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民間商人參與遠洋貿易,同時加強官方對海上貿易的統籌管理,保障貿易的安全與公平。
朝廷很快採納了林嶽的建議,設立了專門的海事貿易司,林嶽兼任司長一職。他先是組織人手,將遠洋探險所獲得的航海資料、各地風土人情以及貿易要點等整理成冊,分發給有意向的商人,讓他們能夠提前瞭解遠方海域的情況,做好充分準備。而後,林嶽親自監督打造了一批堅固且載貨量大的新型商船,這些商船不僅航行效能優越,還配備了先進的防禦設施,以防海盜等不法勢力的覬覦。
在林嶽的引領下,大乾朝的商船開始頻繁穿梭於各大新航線之上。他們將大乾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運往遙遠的國度,換回了香料、珠寶、珍稀木材等珍貴物品。沿海的港口城市日益繁榮,碼頭上來往的船隻絡繹不絕,裝卸貨物的工人忙碌不停,倉庫裡堆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城市中也興起了許多與外貿相關的行業,如錢莊專門為商人提供匯兌服務,客棧迎來送往各國的客商,翻譯行業更是蓬勃發展,方便不同語言的商人交流溝通。
隨著海上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林嶽又開始著手建立海上貿易規則。他召集各國在大乾朝經商的代表,共同商討制定了公平合理的貨物定價機制、糾紛解決辦法以及海上航行的避讓準則等。這一系列舉措讓大乾朝在海上貿易中的話語權愈發重要,各國商人都願意遵循大乾朝制定的規則在此經商,大乾朝也逐漸成為了海上貿易的核心樞紐,其經濟實力因海上貿易的繁榮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蘇瑾推行文化教育革新
朝堂之上,蘇瑾在整頓吏治取得顯著成效後,又將目光聚焦在了文化教育領域。他認為,大乾朝要想長久興盛,培養有學識、有品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關鍵所在。於是,他向皇帝李承乾進言,闡述了當前教育體系中存在的諸如教學內容陳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革新舉措。
李承乾對蘇瑾的看法深表認同,令其全權負責文化教育革新之事。蘇瑾先是組織了一批學識淵博的大儒和新銳學者,共同編撰新的教材。新教材不僅涵蓋了經史子集等傳統經典學問,還融入了天文、地理、算數、醫學等實用知識,力求讓學子們能夠博古通今,學以致用。同時,蘇瑾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增設學堂,尤其注重在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學堂建設,調配優秀的師資力量前往任教,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為了激發學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思維,蘇瑾還改革了科舉考試的內容與形式。除了傳統的策論、詩詞等考核專案外,增加了對實際問題分析解決能力以及新思想、新技術應用的考查。例如,會出一些關乎水利工程如何改良、如何提高農業產量等實際案例,讓考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方案。並且,蘇瑾設立了專門的科研獎勵機制,鼓勵學子們鑽研學問、探索未知,對於那些在學術、技藝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人給予豐厚的獎賞和崇高的榮譽。
在蘇瑾的大力推動下,大乾朝的文化教育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各地的學堂裡書聲琅琅,學子們積極探討學問,鑽研新的知識領域。民間也興起了一股崇尚學問、追求創新的風氣,許多有才華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有的投身於農業技術改良,有的醉心於天文觀測,有的則致力於醫學的突破,為大乾朝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力量。
韓烈構建邊境聯防體系
邊境之地,韓烈在屯田戍邊取得良好成效後,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深知周邊部落雖然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