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但表面上卻裝作鎮定:“大乾朝這是何意?我南楚與他們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怎會支援其敵人?”使者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我大乾朝已掌握確鑿證據,證明貴國暗中與我朝敵軍勾結,為其提供支援。此舉實乃破壞兩國和平,若貴國不停止這種行為,大乾朝必將採取強硬措施。”

南楚國主心中暗自惱怒,但又不想輕易與大乾朝撕破臉。他思索片刻後說道:“使者先回去吧,待朕調查清楚此事,再給大乾朝一個答覆。”使者知道南楚國主這是在拖延時間,便說道:“陛下,還望貴國儘快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後果自負。”

使者返回大乾朝後,將情況向李承乾稟報。李承乾說道:“南楚果然心懷鬼胎。韓愛卿,邊境防禦不可有絲毫鬆懈。同時,朕會派使者前往其他周邊國家,告知他們南楚的所作所為,爭取他們的支援。”

在等待南楚答覆的過程中,大乾朝一方面加強邊境防禦,另一方面積極與周邊國家溝通。許多國家對南楚的行為表示不滿,紛紛表示願意在必要時支援大乾朝。

而南楚國內,大臣們對於是否繼續支援大乾朝的敵軍也產生了分歧。一些大臣認為,與大乾朝為敵並非明智之舉,大乾朝如今實力強大,且得到了周邊許多國家的支援,若繼續下去,南楚可能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另一些大臣則認為,大乾朝的崛起對南楚威脅太大,必須繼續支援敵軍,削弱大乾朝的實力。

南楚國主在權衡利弊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深知,若停止支援敵軍,之前的努力將付諸東流;但若繼續下去,可能會引發與大乾朝的全面戰爭,這對南楚來說也極為不利。

在這種僵持的局勢下,大乾朝能否成功化解來自南楚的危機,維護國家的和平與穩定,一切都充滿了變數。而李承乾和他的大臣們,正以堅定的決心和智慧,迎接這場新的挑戰,為大乾朝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乾宮深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