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總兵,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有曹雄做咱家的先鋒,咱家還怕地方不熟嗎?”

朱厚照道:“李大人,你可有更好的人選?”

李東陽道:“皇上,臣有一人舉薦,由此人帶兵出征定能手到擒來,萬無一失。”

“何人?”

“原陝甘總督楊一清。”

“楊一清?”劉瑾驚乎道。

“楊一清曾經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地軍務,不僅熟悉各邊情形,各邊的防禦工事都是他一手督造的,且在軍中威信甚高,由他出任平叛大將軍,最為合適。”李東陽道。

劉瑾馬上道:“皇上,此人不可靠呀,此人在督造邊界防禦工事的時候,曾經中飽私囊,冒領費用而打入詔獄。”

李東陽道:“皇上,那都是被小人誣陷,老臣可以身家性命擔保楊一清的清白。”

王瓊也急忙道:“皇上,李首輔所諫甚妥,下官也願意為楊一清擔保。”

,!

朱厚照想了一想道:“好吧,就依李大人所諫,命楊一清為平逆大將軍,領兵十萬,令其一個月內平息叛亂。”

劉瑾見狀道:“皇上,雖然有兩位大人擔保,畢竟楊一清也是犯過罪的人,我看還是要派個督軍。”

朱厚照道:“嗯,你覺得誰合適?”

劉瑾馬上一想道:“就派張永去吧。”

朱厚照道:“準了,你們儘快去安排,即日出發,不得讓叛軍渡過黃河,給內地百姓帶來更大的損失。”

李東陽,王瓊等人領命,匆匆出了皇宮去準備。

這楊一清,是成化八年的進士,曾任陝西按察副使兼督學。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頭銜出任督理陝西馬政。期間平定邊疆進犯、彈劾貪庸總兵武安侯鄭宏,並裁減鎮守中官費用,使得軍紀嚴明。朱厚照即位後,數萬蒙古軍入侵固原,總兵官曹雄拒絕派兵援助。楊一清於是率輕騎自平涼晝夜行軍,抵禦入侵併發動奇襲,擊退蒙古軍的進犯。此後,楊一清以延綏、寧夏、甘肅三地有警不相援,請求朝廷任命大臣兼任,管理。劉大夏於是請求朝廷任命楊一清總制三鎮軍務(陝甘總督),此後晉升為右都御史。正德初年,韃靼起兵連年搶掠,河套地區,千里之地均為沃土,為了不使河套沃土淪為寇穴,楊一清派兵復守東勝,以黃河為固,東接大同,使得河套千里之地歸我耕牧,屯田數百萬畝。同時,奏請修延、寧二鎮的長城,以抵禦外敵的入侵;但是工程剛剛開始,就被劉瑾所止。楊一清在任期間因修建邊疆防禦,朱厚照一開始很是讚賞併發帑金數十萬使其完成防禦工事。劉瑾多次派人去拉攏楊一清,因楊一清不依附自己,於是在背後使計彈劾,楊一清被迫借病辭職。之後劉瑾誣陷其冒領浪費邊疆費用,而被逮捕入詔獄。內閣大學士李東陽、王鏊極力救護方才救出。

楊一清文武雙全,人稱“金筆銀槍”。不僅有一手好文采和好書法,他的一根長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橫掃千軍,享譽整個大西北。據說楊一清是楊家將的後人,他的槍法不僅有楊家槍法的精妙,還有關公大刀的霸道、威猛。在戰場上衝殺,面對成千上萬的敵軍衝殺,他的長槍宛如挑燈刺瓜一般。

整個朝廷沒有人比楊一清更加了解西北,更加熟悉寧夏,楊一清無疑是平叛的最佳人選。朱厚照雖然不務正業,但基本常識還是有的,藩王叛亂那是家國大事,半點馬虎不得;於是就同意了李東陽的推薦,任楊一清為平逆大將軍。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