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善文在渡城除貪官的事很快傳到了汴京。

蕭牧沒想到陶善文一個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幹起事來竟如此雷厲風行

更令他驚喜的事,陶善文在渡城足足抄了九十萬兩銀子!

這下軍餉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他立刻繞過了太子,向慶熙帝彙報。

慶熙帝很高興,顯然他也是喜出望外,連連誇獎陶善文辦事得力,甚至直接下旨將他擢升為僉都御史。

軍餉的事情有了著落,慶熙帝也不忘暗示賣官得來的銀子就應該用來給他修行宮,修園子,修道觀了。

這才是真正讓他高興的事。

可惜他還是看走了眼,蕭牧不是華親王,不會慣著他。

“眼下軍餉的事情有著落了,你肩上的擔子也該輕鬆些了吧。”

“回父皇的話,比起整個大周所需來,軍餉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用錢。”

“這話不錯,確實還有許多地方等著用錢,但你也不要太操勞了,國事雖然重要,自己身子也重要,你身子本來就不好,得多想著自己才是啊。”

眼下東南還在打仗,應該將銀子都留著供應前線才是,另外,將來收復了東南,三年戰火,千里焦土,朝廷必然要拿出銀子來恢復城市,鎮撫災民,現在就把銀子揮霍完了,將來用什麼?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慶熙帝不盤算這些,蕭牧不能不盤算。

但也不能一兩銀子也不給慶熙帝留。

“兒臣昨日已經讓工部加緊將修萬壽園,還有行宮所用的材料抓緊清點出來採買。”

這還差不多。

慶熙帝點了點頭。

“這些事還不用急,你看著辦吧。”

“是,只是開支甚大,難免還有些力不從心。”

蕭牧跪安後,慶熙帝長嘆了一聲。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

為了儘快能省出銀子供應前線,蕭牧剋扣了除了慶熙帝之外,汴京所有皇親國戚,還有官員們的開銷。

包括慶熙帝恩准每月撥給蕭灼的五十萬兩白銀,蕭牧也給剋扣成二十五萬。

這可急壞了蕭灼。

眼下修著大典,採買書籍,正是用得到銀子的時候,突然給剋扣了,這怎麼是好?

思來想去,他決定親自去找蕭牧說說情。

“呦,四叔來啦,景仁,快叫叔叔。”

蕭灼來到禮親王府,正好撞見陳歲宜在摘花逗蕭景仁玩兒。

“見過三嫂,三哥可在家麼?”

陳歲宜暗思,蕭灼素來與自家沒有什麼交道,今日來必然是為了那剋扣的二十萬兩銀子來的,蕭牧如今正為監軍彈劾前線的六皇子寧郡王蕭懿鋪張浪費而煩心呢,這時候讓蕭灼去見他,豈不是火上澆油麼!

於是笑道:“四叔來的不巧,你三哥一大清早就出城去了。”

“哦,原來是這般”

蕭灼只是老實,又不是傻,自然知道陳歲宜是給自己閉門羹吃,也清楚那二十萬兩銀子是要不回來了,便輕聲笑了笑,告辭離開。

“四叔慢走。”

蕭灼離開王府,悶悶不樂。

看來他修大典的事只能往後推遲了

心裡不痛快又能怎麼辦呢,他無權無勢,而且蕭牧素來待他也還算不錯,那次慎郡王對自己惡語相向,還是武親王站出來給自己說話的,他們哥兩個待自己當真是盡了兄弟之間的情分了,如今國事艱難,他也應該替蕭牧想一想才是。

一路這樣想著,不覺已經回到了自己府上。

看見太子的馬車停在門口,慌得他趕緊下馬,問門口的小廝:“太子爺來了?”

“來了好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