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人就選中了程寶生。”

“此人素來有些清高名聲,他與陶善文年紀相差不大,正好這個年紀都是輕狂的時候,更有一些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本官又何嘗不是從這個時候走過來的。”

蔡慈呵呵一笑。

“找了那群紈絝陪他作戲,果然讓陶善文中了套。他來到江北,沒有依靠,本官料定他必然急於尋找可用之才,輔佐自己。你說,程寶生符不符合那懷才不遇的大賢?官宦世家,博學多才,生不逢時,窮困潦倒。”

蔡慈說著,得意地笑了起來。

陸周恍然大悟,對蔡慈佩服得五體投地。

“原來如此,若是讓卑職,自然也是覺得那程寶生是大賢了,只怕陶善文還想留下一段知人善用的佳話呢。大人運籌帷幄,卑職實在佩服不已。”

蔡慈愈發得意,輕輕捋著鬍鬚。

他還留了一筆後手,正在讓程寶生引著陶善文一步步走進這個陷阱裡。

不過這是最後的後手,最後的下場是兩敗俱傷。

蔡慈準備到最後沒辦法了再用他。

因為這個後招,牽扯的人太多了。

現在人人讚頌的能臣,賢王,明君,都會牽扯在內!

在江北這麼多年,官糧不是白吃的。

陶善文想要鬥倒他不是麼,真到了火拼的時候,誰都別想好過!

“文清啊,這封信本官准備現在就上交朝廷。”

陸周點頭道:“此事宜早不宜遲,是應該現在就辦。但對於陶善文,我們還要如同往常一般,對他畢恭畢敬。”

“捐款的事安排的如何?”

“大人放心,除了尚明貞他們,咱們的人,沒人捐款。”

蔡慈冷冷一笑,咬牙道:“這個尚明貞,竇廷熹在的時候就和咱們不對付,還想著清理那些壓下來的案子,壓倒咱們!痴心妄想!陶善文和竇廷熹倒了,本官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他!”

“竇廷熹不是在信中寫了,要陶善文與尚明貞合作麼,到時候再問他一個朋黨的罪名,也就是了。”

蔡慈實在無法剋制內心的激動。

“看來華親王氣數未盡,咱們命不當絕啊!”

他似乎已經看到了陶善文被問斬,自己封王拜相,享盡榮華富貴的場景。

太激動了。

太令人激動了。

真的做夢都能笑醒。

一向善於隱忍剋制的蔡慈,不再隱忍,猖狂地大笑起來。

貪婪殘忍本性,一覽無餘。

陸周知道現在他不適合在這裡站著了,陪笑著說了幾句奉承話,便告辭離開。

蔡慈很快就寫好了彈劾陶善文的奏摺,連同竇廷熹的回信,重新抄寫了一份之後,將原件交到汴京。

他躺在椅子上,閉上眼睛。

心情無比愉悅。

自陶善文來到江北,就沒有舒展過的眉頭,終於漸漸舒緩起來。

:()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