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君道(第2/3頁)
章節報錯
睡著了,不知是真的身體虛弱支撐不住,還是不想插手江北,故意裝聽不見。
慶熙帝看了太子一眼,說不出什麼感覺來,只好又看向蕭牧。
“你覺得呢?”
蕭牧:“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江北是平叛的大後方,且江北土匪流竄已經數年,極為影響治安,眼下竇廷熹發兵征剿,朝廷應該支援。”
“汴京還能派多少人馬。”
“除去日常守備和後勤供應,還能調撥一萬人馬。”
“內閣即刻傳旨,令神秀率兵七千,南下剿匪,歸竇廷熹節制。”
“遵旨。”
慶熙帝嘆了口氣。
“我大周官府的將士,竟打不過一群土匪,何等可笑”
蕭牧猶豫了好久,終於還是把藏在心裡許久的話的給說出來了。
“熊歸帆之所以猖獗多年,其實歸根到底是得到了那些大家族的支援。聽說致仕的葉重卿就與熊歸帆往來甚密,這麼多年,朝廷那些大家族,大多都在老家欺壓百姓,強佔土地,有的甚至將家丁當作士兵培養,儼然要做地方一帶的豪強,倘若能夠打擊”
“不要再說了。”
蕭牧一怔,趕緊閉嘴。
“你要明白,沒有這些文官的支援,就沒有我們蕭家的天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官逼民反,葬送江山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明顯察覺到了慶熙帝神情不悅的蕭牧,此刻再不敢辯解分毫。
“是。”
“好了,去吧。”
皇親王府,蕭牧書房。
蕭牧將在玄清宮的對話全部告訴了李回軒。
李回軒:“皇上這話沒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旦萬民開化,心裡可就沒有君父,沒有朝廷了,到時候,君民無異,與禮崩樂壞有何區別?臣聽說民間有個姓李的讀書人,反對朝廷,還反對什麼男尊女卑,這不就是亂了綱常倫理麼?幸虧他還沒有形成什麼勢力,否則朝廷一定會滅了他的。”
蕭牧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桌上的蘭草發呆,什麼話也沒說。
難道他一心想改善的民生,真的錯了嗎?
失去文官們的支援,王朝便一定會顛覆嗎?
他又迷茫了。
“說說江北吧,竇廷熹一直沒給本王來信,你說他在想什麼。”
李回軒笑道:“竇廷熹是為了殿下著想,殿下怎麼還不滿意呢?”
“為本王想?他明知道本王比誰都關心江北的形勢。”
“殿下要想圖謀大事,現在就不要插手江北的事。”
“為何?”
“三年前,皇上坑害了三十萬江北百姓,這件事一旦捅破,天下立刻大亂。竇廷熹之所以不與您往來,就是怕萬一將來局面真的無法控制,不至於牽連到您。”
蕭牧聽言,嘆道:“江北要是真的亂起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太子哪裡如何?”
蕭牧冷冷一笑。
“還能怎樣,他心裡正恨毒了我呢。”
“此人心機至深,一定要多加提防。”
“回京之前,母親給本王來了信,與我商議扳倒王皇后之事,如今兇手得到懲戒,可本王心裡卻並不怎麼痛快,想來她與父皇快五十年的夫妻,當年何等恩愛,現在也反目成仇,我等將來失去盛寵,下場又會比她好多少呢?”
“王氏咎由自取,三爺不必惋惜。成大事者,切忌用情啊”
蕭牧神情嚴肅,眸色無比深邃,起身嘆道。
“本王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