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華大使後,接受了媒體的訪問。外長指出,中印兩國同為文明古國,又都有著受到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屈辱近代史,還同為正在崛起的地區大國。中印兩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從實力與潛力而言。兩國關係足以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作為大國,中印都有自己的抱負,都有獨立的外交戰略目標,都不甘心成為他國的棋子。正當中印在陸上邊界對峙的同時。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島的爭端也趨於白熱化,日本首相幾天前在這一敏感的時刻訪問印度,還在各種場合公開暗示:日印將聯手製衡中國。中國外長提醒印度政府,中印如果交惡,將會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悲劇。】

【《環球時報》社論指出。中國對印度,雖要友好相待,但也不能慣壞它。社論稱,中國要堅定地保持對印友好的政策,但這不意味著“慣”印度的壞毛病。否則。印媒炒作所代表的那股*“邪勁”,會在印度社會不斷做大,最終危害到中印的友好關係。】

……

馮垚仔細琢磨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言論,很明顯地感覺到了他的表態的定調,與年前外交部對釣魚島爭端時,是完全不同的。

這位官方的喉舌,並沒有使用“抗議”“警告”之類嚴重的外交語言,也沒有強調中國對爭議地區的主權主張和捍衛領土的決心,只是明確地傳達了兩個資訊——中方尊重和遵守中印邊境地區的實際控制線;中國邊防部隊沒有越過實控線。

顯然,中國政府對於中日和中印東西兩線的領土爭議,是區別對待的。

從日本開始有購島意向開始,中國便主動出擊,外交輿論抨擊、國際法理辯論、三大艦隊穿越宮古海峽、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一系列的動作,最終使中*隊從過去在釣魚島海域完全沒有存在感,到實現了常態化立體巡航。這已經是在不使用戰爭手段的情況下,中方所能獲得的最大戰略優勢了。

但是對於中印邊境爭端,中國高層就採取了更為靈活和務實的態度——正視歷史遺留問題,但也儘量降溫;尊重國際慣例,並堅持以和平手段解決邊境爭端。

這樣做的原因,自然是出自國家利益的戰略選擇——兩線作戰可是兵家大忌。而且,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只是一場有限的戰爭——持續時間短,投入兵力少,這當然和中日曆史上的全民族戰爭,完全沒有可比性。

不過,選擇和平的外交手段,並不意味著就放棄鬥爭。

馮垚注意到,外交部發言人最後特別提到了印軍在邊境的活動,其中“地下軍事工事”一詞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回憶了一下,軍方內部一直都有關注印度方面修築的機場和地面要塞,但似乎從來沒有提到過什麼“地下工事”。

難道是那些潛伏在國外的無名英雄們,又查探到了什麼?

看起來還挺重要的!以至於軍方要透過外交部喉舌來敲列印軍,暗示我軍已經知曉了他們的暗招!

到底是什麼引起了中*方的警惕?

馮垚拿出工作筆記本,翻了翻自己摘錄的重要資訊。儘管電子文件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很普及了,但馮垚還是保留了用紙質做記錄的習慣,他覺得這樣在腦海中的印象會更為深刻。

很快,馮垚發現了兩條資訊:三個月前,印度第三次試射烈火5型導彈成功;三天前,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主管宣佈,一週後將第四次試射烈火5型導彈。這次試射如果成功,烈火5型導彈很快就可以正式服役。

馮垚忍不住用筆在兩條資訊的日期之下,劃上兩道粗線。

這兩次試射,相隔的時間可真短啊!

烈火5型雖然對外號稱只有5000公里射程,但根據外媒的分析。其最大射程很可能達到了8000公里。如果它能成功服役,印度就會成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