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東吳細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操和李逸還未來得及休整,東吳的細作便已在曹操的轄區內活動開來。他們散佈謠言,製造恐慌,使得剛剛穩定下來的局勢又變得動盪不安。這些細作喬裝成普通百姓,在集市、茶館等地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各種誇張的故事,比如李逸已經暗中投靠東吳,準備裡應外合顛覆曹操的統治;又比如東吳的大軍即將兵臨城下,曹操的末日就要來臨。
與此同時,那些與東吳勾結的世族大家,開始秘密囤積糧草和兵器,準備在關鍵時刻發動叛亂。他們將糧草藏於地下密室,兵器則分散在各個秘密據點,還收買了一些地方官員和將領,為他們的叛亂計劃保駕護航。
李逸察覺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他暗中派人調查,發現了這個驚天陰謀。然而,還未等他將證據呈交給曹操,便有人先下手為強,在曹操面前誣陷李逸與東吳勾結,意圖謀反。此人是世族大家在曹操身邊安插的眼線,他巧舌如簧,列舉了一系列所謂的“證據”,讓曹操心生疑慮。
曹操再次陷入了猶豫和懷疑之中,一方面是李逸多年的忠誠和赫赫戰功,另一方面是眼前這看似確鑿的證據。他在營帳中徹夜難眠,反覆思考著李逸是否真的會背叛自己。
就在曹操舉棋不定之時,李逸決定主動出擊。他召集了自己的親信部下,準備在叛亂爆發之前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但他們的行動卻被敵人察覺,叛亂提前爆發。世族大家的私兵與東吳的軍隊裡應外合,迅速攻佔了幾座城池。這些城池的守軍猝不及防,紛紛潰敗。
曹操聞訊大怒,終於相信了李逸的清白,他親自率領大軍出征,與李逸一同平叛。曹操騎在戰馬上,神色嚴峻,心中懊悔自己對李逸的懷疑。
戰場上,硝煙瀰漫,殺聲震天。李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的勇猛讓敵軍膽寒。他揮舞著長槍,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但他自己也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甲。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李逸與東吳的一名猛將狹路相逢。兩人大戰數十回合,難分勝負。就在李逸漸漸佔據上風之時,敵軍卻突然放冷箭,李逸躲避不及,中箭受傷。但他強忍著傷痛,爆發出驚人的力量,最終將敵將斬於馬下,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士兵們看到李逸如此英勇,紛紛吶喊著衝向敵軍。
經過數天的激戰,曹操和李逸終於成功地平定了叛亂,擊退了東吳的軍隊。然而,這場戰爭讓曹操的勢力元氣大傷,周邊的諸侯又開始蠢蠢欲動。許多城池的城牆被炮火摧毀,農田被踐踏,百姓流離失所。
李逸深知局勢的嚴峻,他不顧自己傷勢未愈,又投入到了緊張的防禦部署中。他日夜操勞,整軍備戰,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他親自巡查城防,指導士兵們修復工事,還組織百姓參與後勤保障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李逸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毫不退縮。他的部下和士兵們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表示願意跟隨他赴湯蹈火。
儘管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但曹操和李逸都清楚,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周邊的諸侯們見曹操勢力受損,紛紛聯合起來,組成了強大的聯盟,對曹操的領土虎視眈眈。他們在聯盟內部頻繁商議戰略,分配任務,還派出使者與其他潛在的勢力結盟,企圖一舉擊垮曹操。
李逸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緊鑼密鼓地制定防禦策略。他派出大量探子,密切關注著諸侯聯軍的動向。這些探子喬裝打扮,混入敵軍陣營,稍有不慎就會被發現,面臨殺身之禍。
然而,曹操內部的財政狀況卻日益緊張。戰爭的消耗巨大,糧倉漸空,軍費短缺。李逸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籌集資金和糧草。他號召富商們捐款捐糧,並承諾戰後給予豐厚的回報。同時,他還下令精簡軍隊開支,杜絕浪費。可即便如此,籌集到的物資也只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