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關羽和張飛的性格其實都不是那麼好相處的,劉備為了經營這個關係是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而現代人就算想去經營這份關係,也未必能做的好就像現實中你作為老闆,你明知道你有兩個刺頭手下能力極強,但與之能力相對應的是他們的脾氣,一個傲嬌,另一個脾氣暴躁,有多少老闆能把關係經營成劉關張這樣的?

誰都不是傻子,哪怕是有心經營,老闆本身也是要付出大量心力的,甚至是真心換真心才行,劉備再有諸多缺陷,但對關張顯然是用了心的,不然也不會有白帝城託孤了。

講個很不好聽的話,就是以一個普通人目標,讓你去結交他,在沒有足夠資源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做不好,關係學本來就是一種社會學理論,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忽視這種能力的作用顯然是不智的。

經營互信關係是一件長期而細節化的工作,有許多事需要做,也有不少事不能做,不僅是要給予對方足夠的利益回饋,還要轉讓部分權利,以及對應的信任。

像“士為知己者死”這種心態,從來不是中國人所獨有,只不過中國人更看重一些罷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對應的信任從來不是無節制的,也不是所有事上都需要給予的,而是要在對雙方都相對看重的事情上給予信任才會有顯著效果。

就比如雲梟寒這個扮演BOSS的事,別人不大可能因為你告訴他一個小秘密而感激涕零,這反而變成了一種考驗,而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

這不是說對方會故意說出去什麼的,而是很多人玩網遊的時候有口無心,一不小心就說出去了,又或者在交流的時候就暗示出去了,比如他們為了顯示和雲梟寒的關係更親近,會有意透露一些內容。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其他人就有可能感到不爽,而小秘密一旦說漏嘴,又或者被人透過蛛絲馬跡推測出來,雲梟寒自身利益就會受損,那麼他事後查不查這個事都不好,查了大家面子上都難看,而不查他心裡又不舒服,互信關係就會出現問題,這就完全沒必要了。

因此,作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上位者,不應該考慮別人是否值得信任,而是應該考慮如何培養互信關係,並增大他人的背叛成本,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對方的人品和性格上,那是弱者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