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連忙接過去:「有圖紙就好辦了。您放心,我爭取年前趕出來。」

「先做兩三個。」

王秋香忍不住問:「就算能弄到蜜蜂,誰養?」

張支書:「我養。」看向四隊長,「從蜜蜂弄來那天起,給我記工分。」

此言一出,大夥兒不樂意。

張支書看向他們:「我去收購站問了,有多少他們要多少,比糖還貴。要是養成了,家家戶戶一年能分塊。」

他們自家種的青菜拿去收購站賣,一斤才給一分錢。塊錢一家五口一年的青菜錢出來了。

這麼簡單的帳都會算。

開會的這些人算明白了,不光沒意見,一個比一個高興。

張支書道:「臘月二十前打聽清楚。過了二十我開車帶你們去弄蜂蜜。」

眾人連連搖頭。

老四家的更是忍不住說:「要去你自己去。出去一天給你記兩天工分咱都沒意見。」

張支書氣到無語,直接走人。

「哎,哎——」老四家的連忙追出去。

四隊隊長上前說:「剛才村支書的話都聽清楚了吧?三件事,頭一件打聽蜂蜜和花樹果樹,第二件事是養蜂,第三是育苗。聽清楚了就散會。」

有人問:「也不說去哪兒打聽?」

四隊長反問:「這事還用說?你們平時東家長西家短的本事哪去了?」

此言一出都沒話了。

老四家的連忙抓住張支書的胳膊:「大哥,生氣了?」

張支書懶得搭理她。

「我有正事跟你說。」

張支書放慢腳步。

老四家的要說的事就是鑽玉米地。

張支書:「這事我知道,劍平跟我說了,他們那天就是碰巧了。」

老四家的不禁問:「說了?」

虧得她還特意選方劍平回家探親的時候坦白。

「還有事?」

老四家的沒話了,但她想起一件事:「小芳和劍平現在啥情況?」

「該啥情況啥情況。劍平又不傻。」張支書確定閨女和女婿現在是真夫妻就不擔心了。

老四家的不知真相啊,忍不住說:「過了年小芳就二十二,虛歲二十三了。」

「小芳她娘二十二的時候還沒嫁給我。」

老四家的不禁說:「抬槓?」

張支書擺手:「劍平真有數。」

老四家的擔心,「他小青年有什麼數啊。」

「你要是沒事現在就回孃家。你孃家也是大村,我不信一個村找不出一個種花的,一個種果樹的。你必須給我找五樣,或者二十份。」

老四家的忍不住嘀咕:「咋還帶強制的。」

張支書:「別以為我不知道,有些果樹掰掉樹枝往土裡一插就能活。連幾根樹枝都找不到,你孃家人在村裡怎麼混的?」

這可關係到面子。

老四家的明知道他故意的,第二天也忍不住回孃家。

這事說起來不靠譜,尤其整個清河農場也沒有養蜂蜜的。所以老四家的回去沒敢說實話。

高氏雖然嫌張支書窩囊,幹啥都講道理,廢話賊多,但她相信這個大兒子,有算計能成事。

得知老四家的回孃家,就讓張老二去他舅舅家和張廣華家。

也是擔心一時半會弄不成被嘲笑,所以張老二也沒敢跟親戚說實話。

張支書閒著沒事挨家挨戶轉悠,挑出不需要孃家接濟,對上孃家人比較強硬的,讓她們統統回孃家,包括一枝花。

不過一枝花還有個任務。她懂花,以免蜜蜂到秋就斷糧,讓她多尋些秋天和冬天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