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的。”

明若昀點點頭,轉身登上馬車,衛煢帶刀跨馬在一旁保護。

明語看衛煢一眼,一臉忿忿不平,早知今日她也去學武功了。

“也不知國子監中午的飯食怎麼樣,婢子想辦法去打聽打聽,看能不能給世子送些吃的進去。”

世子金尊玉貴,吃穿用度無一不是最好的,可別在國子監受委屈。

明若昀哭笑不得,他在吃的方面確實有些過分講究,但不至於一頓飯都忍不了。

再說他是去讀書,又不是去蹲大獄還需要探監,讓明語趕緊歇了這個念頭,催促車伕趕快走。

大乾的國子監分六堂肄業,通四書未通經者入正義、崇志、廣業三堂;修一年半以上且文理通暢者升修道、誠心二堂;又修一年半以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升率性堂。

不知是刻意安排還是無心之舉,明若昀被分到了賀九思所在的崇志堂,倆人成了同窗。

明若昀邁進崇志堂時,裡面已經有不少學生在上早課了,見他出現不約而同停下朗讀的聲音,看他和學正張謙互相見禮。

“世子四書都讀過哪些?”張學正捋著鬍鬚緩緩開口。

明若昀迎著眾人的目光低調道:“只讀過《論語》和《孟子》。”

張謙當堂考較起來:“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明若昀回想了一下原文,答道:“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張謙滿意地點了點頭,慢悠悠道:“世子初來乍到,按照國子監的規矩,要透過正式考試才能入學。”

明若昀淡淡一笑,完全沒把張謙的下馬威當回事。

他要只是個普通的學生確實要透過考試這一關才能入國子監,但他手上有弘景帝的聖旨,說白了他是“奉旨上學”,就算考試通不過國子監也必須收,所以考不考都無所謂。

再說國子監裡的官生都是受父祖官品蒙恩入學的,他堂堂寧王世子,難道還比不過那些品級不如他的?

張謙見明若昀沒有如自己預料那般說些感恩戴德的場面話,稍顯不愉,正要提點一番,賀九思輕佻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呦,今天的早課怎麼這麼安靜呢,別是本宮來晚了,已經結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