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解釋,日後就沒的解釋,杭州未來起義的鍋,得在現在就鋪墊好。

“皇上,改稻為桑之策確實是臣所提出來的。

但是具體的執行還得是杭州城的大大小小官員,尤其是杭州知府多隆,此人功勞最大。

對於如今的局面,臣沒有半點功勞,如果真的有 功勞,那也只是嘴皮上的一點。”

紀昀可不會見著趙清廉好過,更不會見著對方的便宜,“聖上,杭州如今的改稻為桑,趙清廉不光沒有功,還有過,在推行朝廷的任何政策,一貫採用的都是懷柔為主。

可是趙清廉卻強行採用武力的手段,對當地的勇村進行的九族消消樂!

這樣的強盜行徑,就是罪!

如今趙清廉還是被罷官奪職狀態,只是作為旁聽參加一下早朝,還望皇上主意下這其中的區別。”

藉著紀昀的這句話,趙清廉道:“是啊皇上,臣有罪,改稻為桑整個過程中,臣不光沒有功勞,還有很大罪過。”

劉墉在一旁看的有些懷疑,揣摩起來。

他不知道為什麼趙清廉這種好大喜功的人,會在此刻百般撇清和改稻為桑的關係。

真是讓人難以捉摸。

朝堂上。

和珅都不由得為他這位老兄的躲避所抱怨。

“趙清廉,這改稻為桑可是你提出來的,再好的執行沒有建議者的提議,如何能得來呢?”

“不不不,我和改稻為桑真沒什麼關係。

我也就是隨口一說。

其實就是大腦忽然想到了,細節方面還有諸多弊端都沒有想好。

改稻為桑從始至終得大功臣只有一個,那就是多隆。”

說罷。

趙清廉看向高高在上得乾隆皇帝。

“皇上,多隆在改稻為桑之策內,勞苦功高,得獎勵啊!”

乾隆心裡納悶,今天你喊你趙清廉過來旁聽得身份,就是準備藉著改稻為桑得功勞,給你官復原職,日後要繼續為朝廷為朕辦差。

怎麼腦子像塞了大糞一樣,轉不過彎?一個勁推脫。

這一推脫,沒了理由,沒了臺階,怎麼給你官復原職?

嘶……一向聰明得趙清廉變得如此愚笨,讓乾隆心裡有些厭煩,索性隨了這個笨蛋趙清廉得話來:“恩,朕也覺得,來人,草擬聖旨誇獎一番多隆這個小小知府。

嗯……再送上朕得一幅字畫,作為獎勵。”

“好了,退朝吧。”

乾隆大手一揮。

群臣散退。

和珅搖搖頭嘆息,把趙清廉強拉到一處角落。

急迫得拍手道:

“萬歲爺這是想借改稻為桑得功勞,要你官復原職呢!

趙老弟腦袋怎麼這麼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