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腦子。

對,紀昀!

就是你了。

乾隆捋了捋鬍鬚,目光停留在了正在默背書籍的紀昀。

之所以默背書籍實乃紀昀的無奈之舉,每次商討事情,他既插不上嘴,最後差事也落不到他身上。

長此以往,紀昀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局外人的表現,站在皇帝跟前湊數,或者有時候關鍵節點附和一樣皇帝的想法意見。

大多數時候在旁邊冥想。

皇帝乾隆看在眼裡也知道這麼個情況,所以當他叫出紀昀名字的時候,紀昀明顯愣了愣神,沒反應過來的他明顯懵了。

萬歲爺是在叫自己?

不會吧,押送糧草交給自己?

老天爺,不是做夢吧……

此刻紀昀心中一萬個戲。

老天爺,你知道我等這一天等了多久嗎!

整整三十五年!

整整三十五年吶!

多少光陰過去了!

總算是落著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差事。

不是什麼著書論著。

“萬歲爺~”

撲通一聲。

紀昀已經跪下了下去,雙膝重重的。

低下的官帽擋住了他流淌著激動淚水的面頰。

嘴唇在打顫。

手臂在發抖。

都是激動的。

激動的無以復加。

以至於半會兒才回道:“臣領旨,謝主隆恩。”

好!

心情甚好的乾隆大手一揮,宣佈退朝。

大殿之內的群臣紛紛魚貫而出。

眾多大臣之中,彷彿一束光打在紀昀的身上,整個人被賦予淡淡的光環覆蓋周身。

劉墉,還有刑部侍郎張銜,大理寺少卿耿秉忠幾個清流一派的人全都聚攏過去,把紀昀圍起來,言語上滿是皇上對他們信任的感慨。

皇上心中的那一杆秤到底沒有偏,往他們這邊靠了一次。

“紀大哥, 這次你算是受到萬歲爺重用了。

這是個好差事。

它雖然只是你的一小步,但確是我們整個清流一派的一大步。”

整個過程被離朝的趙清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乾隆到底是乾隆,明白什麼時候是關鍵時期,整個大戰的命脈就是後勤補給上。

糧食不能夠及時運動,就會導致整個南京之戰隨時失敗。

這個環節必須選拔一個真心辦差的老實人。

而不是自己與和珅這種。

紀昀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不過好就好在他太好了,以至於好到一種迂腐的存在。

單純人是最好對付的。

此刻,趙清廉在盤算,盤算如何讓這批糧食延緩運出。

……

南京城下。

福康安,兆慧,阿桂三人並列,矗立在城牆腳下,抬起頭頂著照射下來的日光,遠遠眺望向高聳的南京城城牆。

阿桂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

他每天就這樣整兵列陣於這城牆下,讓羔羊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不知道何時血盆大口咬下。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運糧隊遲遲沒有過來。

將士們飢一頓飽一頓的,只要下一批糧食運送過來,吃了個飽飽的後,就是衝鋒!

兆慧和福康安兩個人原本已經準備好,箭在弦上,聽到阿桂說再等等,不由的有些心煩。

尤其是聽到阿桂說什麼糧食。

糧食問題還不好解決。

打到城裡去不就有了。

總之,打了再說!

兆慧一向勇猛,如果是草原的蒙古人